中科院高能所向大家分享了区块链与维基百科的区别,其中包含区块链,维基百科等知识点,遇到此问题的同学们可以参考下
■邢志忠/文
众所周知,大名鼎鼎的“维基百科”(Wikipedia)是2001年由美国企业家Jimmy Wales发起成立的。它是一部基于互联网、内容开放的全球多语言百科全书,也是目前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网络版百科全书,给大多数国家的知识网民带来了极大的查阅方便。
相比之下,最近突然火爆起来的“区块链”(Blockchain)的概念最早是由日籍美国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在2008年提出来的,它在随后的几年中演变成电子货币“比特币”(Bitcoin)的核心组成部分,即作为所有交易的公共加密账簿。
众所周知,大名鼎鼎的“维基百科”(Wikipedia)是2001年由美国企业家Jimmy Wales发起成立的。它是一部基于互联网、内容开放的全球多语言百科全书,也是目前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网络版百科全书,给大多数国家的知识网民带来了极大的查阅方便。
相比之下,最近突然火爆起来的“区块链”(Blockchain)的概念最早是由日籍美国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在2008年提出来的,它在随后的几年中演变成电子货币“比特币”(Bitcoin)的核心组成部分,即作为所有交易的公共加密账簿。
按照“维基百科”的定义,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包括一张被称作“区块”(Block)的列表,其中每个区块都含有一个“时间戳”(Timestamp)、一条与前一个区块的“链接”(Link)和交易数据。如图所示,黑色的区块主链将绿色的原始区块与当前区块连接在一起,而紫色的孤立区块在主链之外存在。
区块链的设计理念在于其数据不会被任何人控制和篡改:一旦被记录下来,一个区块中的数据将不可逆。由于所有人都可以作为记账机构参与到这种分布式的区块链中来,而且区块之间相互连接并且具有上下的时间关联性,控制、篡改或伪造记录几乎是不可能的。正因为如此,区块链的可靠性和信用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即链条的增长)而逐渐增加。
从借助分布式网络运行和允许大众参与的角度来说,区块链与维基百科是类似的。后者的许多词条和信息也是用户撰写或提供的,并没有人试图控制信息本身;用户只要登陆网站,也可以随时获得词条的原版(master copy)及其升级版。然而,维基百科是通过“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的网络模式嵌入互联网的,如下图所示,它的数据库仍然是由中心管理员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