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ICO已经偏离技术投资的初衷了,区块链技术有活在交易所中的倾向,我十分担心在这样下去会搞臭一个技术,未来会不会和传销一样,人人嗤之以鼻呢?作为一个DAC的爱好者,去中心化的支持者,我觉得应该说一些关于区块链经济学上的东西了
这个成语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其实目前的ICO狂热无非是守株待兔的缩影,一只名叫比特币的兔子撞在了树上,幸运的人捡到了,本来这个故事就已经过去了,然而ICO的诞生,让很多人想起了这个故事,于是有人宣传在区块链森林里面,你只要找到一棵树一定会有一只兔子撞在上面,而且是只金兔子,但是你需要花钱站在这颗树下才行,因为有兔子曾经自己撞树,所以有人相信,还是会有兔子撞上来,一颗树不够,我可以花钱多站位几棵树,一定会有兔子过来的,这就是目前ICO的现状。
ICO就意味着购买发行的数字货币,我想很多人并很多不知道自己购买的数字货币的价格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有些很贵,有些很便宜,请继续往下读,本文会让你懂得如何投资数字货币,识别众多垃圾货币
以比特币为例,很多人不清楚为什么虚拟货币看不见摸不到,可以值那么多钱,有个概念必须搞清楚,比特币实际上是有实物价值支持的。
看过比特币白皮书的人都知道,比特币的产生是对“算力”的奖励,因为比特币需要大量的节点进行大量的运算,保障比特币区块链网络可以运行下去,所以设计了挖矿奖励,不管你是使用自己的电脑还是专业的矿机运行这些挖矿代码,你都需要付出 设备折旧、电费、网络通讯费、人工等成本,所以比特币本身是有成本的。
为什么会越来越贵呢,因为比特币总量是固定的,在根据其设计每年的产出会越来越少,当更多算力参与进去时获得一个比特币会越来越难,同时算力投入越多相关成本也越多,按照算力参与趋势那么这个虚拟货币的价值会越来越高
所以最初比特币的价值几乎与当时获得一枚比特币所需的电费相当,当然就像所有商品一样,在价值的基础上才有价格,当比特币进入交易所以后人们会为未来的算力支持能力形成溢价,也会受到各种政策、本身的缺陷等相关事件影响形成围绕价值本身的价格波动,这是完全符合经济学原理的。
所以你购买的虚拟货币价格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
现在的算力成本+未来的算力预期
所以当你购买一个数字货币时或者参与ICO时,一定要问问它的算力如何,是否有足够的矿工节点支持,是否有挖矿程序可用,你可以尝试自己挖一枚简单测算一下需要付出的成本就知道该数字货币的未来算力溢价了。
如果你只花5毛钱电费就可以挖到一枚,那么在这个价格附近的交易是合理的,如果对方没有提供挖矿程序或者你一下可以挖到1万枚,你就要小心了,这种数字货币要么根本就是空气,要么根本就没有多少算力支持,远离它是你最好的选择。
算力、算力、还是算力,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没有矿工支持的数字货币就是空气,没有任何投资价值!
那么很多ICO本身什么都没有,只有白皮书和那些花哨的投资人站队的情况呢?请参考守株待兔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