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中用于设置行高的属性,line-height属性。
第一,对CSS3的选择器和类似header、nav、footer等标签不兼容,在不使用插件和JS处理的情况下,从纯CSS的角度来切入,可以采用类名来做定义,这是常用的替代方案。
项目中,针对元素背景不支持颜色渐变的情况,折中的方案是给其一个最合适的背景色,这样使得背景色和文字颜色能有个基本的对比和区分,不至于影响用户的阅读和正常浏览。
例如:
针对IE6不识别html5标签的方法
第二,我们经常使用line-height属性,定义行高,尤其是需要设置垂直居中的时候,常常让height属性与line-height属性相同。而且其是可以继承的,一篇文章的父标签定义了行高属性,其子段落元素就不需要再次进行声明。可是,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在Opera Mobile浏览器,就必须要再次声明,才能生效。
例子:
1,html代码
2,CSS代码
从手机上看页面效果:不居中!
通过观察红色边框大小,知道内标签h2的呈现高度与实际呈现的line-height一致,都不是我们父div定义的数值。
然后,我们给h2加上line-height属性值,可以设置为line-height:inherit或者line-height:40px;
1,CSS代码:
查看效果,竟然没有变化,依然没有垂直居中。这是为什么呢?
莫非是浏览器自身默认的属性优先级高过了当前的属性优先级。
更改一下优先级:
再看,果然可以了。垂直居中了。
由此我们页可以印证另一种说法:对于一个空容器,写入内容容器被撑开有了高度宽度,但实际上根本不是文字撑开了div的高度,而是line-height属性。
CSS中起高度作用的主要是height以及line-height了吧!如果一个标签没有定义height属性(包括百分比高度),那么其最终表现的高度一定是由line-height起作用,即使是IE6下11像素左右默认高度bug也是如此。
至于内部的机理,看这里很形象的表述:
到底这个line-height行高怎么就产生了高度呢?在inline box模型中,有个line boxes,这玩意是看不见的,这个玩意的工作就是包裹每行文字。一行文字一个line boxes。例如“艾佛森退役”这5个字,如果它们在一行显示,你艾佛森再牛逼,对不起,只有一个line boxes罩着你;但“春哥纯爷们”这5个字,要是竖着写,一行一个,那真是够爷们,一个字罩着一个line boxes,于是总计五个line boxes。line boxes什么特性也没有,就高度。所以一个没有设置height属性的div的高度就是由一个一个line boxes的高度堆积而成的。
其实line boxes不是直接的生产者,属于中层干部,真正的活儿都是它的手下 – inline boxes干的,这些手下就是文字啦,图片啊,span之类的inline属性的标签啦。line boxes只是个考察汇报人员,考察它的手下谁的实际line-height值最高,谁最高,它就要谁的值,然后向上汇报,形成高度。
例如:
则line boxes的高度就是40像素了。
虽然所有浏览器都支持 line-height 属性。但是任何的版本的 Internet Explorer (包括 IE8)都不支持属性值 "inherit"。因此在实际中,我们最好还是用数值定义line-height。
在本例中即为
当然,还有一种折中的办法,可以将内容高度设为浏览器默认行高差不多的数值,其余不足的用padding补齐,这样在Opera mobile下,继承浏览器的21px默认行高,就不需要通过加important标记覆盖浏览器默认值了。同时,在其他标准浏览器我们为其子元素指定一个同样的行高,这样就能做到暂时兼容opera mobile 和其他所有标准的浏览器
浏览器默认行高各不相同,一般范围在16px~21px之间。
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