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包含浮动,清除,原理等相关知识,佚名 希望在学习及工作中可以帮助到您
浮动(float),一个我们即爱又恨的属性。爱,因为通过浮动,我们能很方便地布局; 恨,浮动之后遗留下来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IE6-7(以下无特殊说明均指 windows 平台的 IE浏览器)。也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浮动从何而来?我们为何要清除浮动?清除浮动的原理是什么?本文将一步一步地深入剖析其中的奥秘,让浮动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一、清除浮动 还是 闭合浮动 (Enclosing float or Clearing float)?
很多人都已经习惯称之为清除浮动,以前我也一直这么叫着,但是确切地来说是不准确的。我们应该用严谨的态度来对待代码,也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开头的三个问题。
1)清除浮动:清除对应的单词是 clear,对应CSS中的属性是 clear:left | right | both | none;
2)闭合浮动:更确切的含义是使浮动元素闭合,从而减少浮动带来的影响。
两者的区别 请看优雅的 Demo
通过以上实例发现,其实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更确切地说是闭合浮动,而不是单纯的清除浮动,在footer上设置clear:both清除浮动并不能解决warp高度塌陷的问题。
结论:用闭合浮动比清除浮动更加严谨,所以后文中统一称之为:闭合浮动。
二、为何要清除浮动?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说说CSS中的定位机制:普通流,浮动,绝对定位 (其中"position:fixed" 是 "position:absolute" 的一个子类)。
1)普通流:很多人或者文章称之为文档流或者普通文档流,其实标准里根本就没有这个词。如果把文档流直译为英文就是 document flow ,但标准里只有另一个词,叫做 普通流 (normal flow),或者称之为常规流。但似乎大家更习惯文档流的称呼,因为很多中文翻译的书就是这么来的。比如《CSS Mastery》,英文原书中至始至终都只有普通流 normal flow(普通流) 这一词,从来没出现过document flow (文档流)
2)浮动:浮动的框可以左右移动,直至它的外边缘遇到包含框或者另一个浮动框的边缘。浮动框不属于文档中的普通流,当一个元素浮动之后,不会影响到 块级框的布局而只会影响内联框(通常是文本)的排列,文档中的普通流就会表现得和浮动框不存在一样,当浮动框高度超出包含框的时候,也就会出现包含框不会 自动伸高来闭合浮动元素(“高度塌陷”现象)。顾名思义,就是漂浮于普通流之上,像浮云一样,但是只能左右浮动。
正是因为浮动的这种特性,导致本属于普通流中的元素浮动之后,包含框内部由于不存在其他普通流元素了,也就表现出高度为0(高度塌陷)。在实际布局中,往往这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所以需要闭合浮动元素,使其包含框表现出正常的高度。
绝对定位就不多说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下回分解。
三、清除浮动的原理——了解 hasLayout 和 Block formatting contexts
先看一下清理浮动的各种方法:
1)添加额外标签
这是在学校老师就告诉我们的 一种方法,通过在浮动元素末尾添加一个空的标签例如 <div style=”clear:both”></div>,其他标签br等亦可。
需要注意的是,display:table 本身并不会创建BFC,但是它会产生匿名框(anonymous boxes),而匿名框中的display:table-cell可以创建新的BFC,换句话说,触发块级格式化上下文的是匿名框,而不是 display:table。所
一、清除浮动 还是 闭合浮动 (Enclosing float or Clearing float)?
很多人都已经习惯称之为清除浮动,以前我也一直这么叫着,但是确切地来说是不准确的。我们应该用严谨的态度来对待代码,也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开头的三个问题。
1)清除浮动:清除对应的单词是 clear,对应CSS中的属性是 clear:left | right | both | none;
2)闭合浮动:更确切的含义是使浮动元素闭合,从而减少浮动带来的影响。
两者的区别 请看优雅的 Demo
通过以上实例发现,其实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更确切地说是闭合浮动,而不是单纯的清除浮动,在footer上设置clear:both清除浮动并不能解决warp高度塌陷的问题。
结论:用闭合浮动比清除浮动更加严谨,所以后文中统一称之为:闭合浮动。
二、为何要清除浮动?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说说CSS中的定位机制:普通流,浮动,绝对定位 (其中"position:fixed" 是 "position:absolute" 的一个子类)。
1)普通流:很多人或者文章称之为文档流或者普通文档流,其实标准里根本就没有这个词。如果把文档流直译为英文就是 document flow ,但标准里只有另一个词,叫做 普通流 (normal flow),或者称之为常规流。但似乎大家更习惯文档流的称呼,因为很多中文翻译的书就是这么来的。比如《CSS Mastery》,英文原书中至始至终都只有普通流 normal flow(普通流) 这一词,从来没出现过document flow (文档流)
2)浮动:浮动的框可以左右移动,直至它的外边缘遇到包含框或者另一个浮动框的边缘。浮动框不属于文档中的普通流,当一个元素浮动之后,不会影响到 块级框的布局而只会影响内联框(通常是文本)的排列,文档中的普通流就会表现得和浮动框不存在一样,当浮动框高度超出包含框的时候,也就会出现包含框不会 自动伸高来闭合浮动元素(“高度塌陷”现象)。顾名思义,就是漂浮于普通流之上,像浮云一样,但是只能左右浮动。
正是因为浮动的这种特性,导致本属于普通流中的元素浮动之后,包含框内部由于不存在其他普通流元素了,也就表现出高度为0(高度塌陷)。在实际布局中,往往这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所以需要闭合浮动元素,使其包含框表现出正常的高度。
绝对定位就不多说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下回分解。
三、清除浮动的原理——了解 hasLayout 和 Block formatting contexts
先看一下清理浮动的各种方法:
1)添加额外标签
这是在学校老师就告诉我们的 一种方法,通过在浮动元素末尾添加一个空的标签例如 <div style=”clear:both”></div>,其他标签br等亦可。
需要注意的是,display:table 本身并不会创建BFC,但是它会产生匿名框(anonymous boxes),而匿名框中的display:table-cell可以创建新的BFC,换句话说,触发块级格式化上下文的是匿名框,而不是 display:table。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