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面一样,在开始之前先创建一个Dom:
CSS的伪类语法和别的语法有点不一样,其主要有两种语法表达方式
E:pseudo-class {property:value}/*其中E为元素;pseudo-color为伪类名称;property是css的属性;value为css的属性值*/
示例:
a:link {color:red;}
第二种写法
E.class:pseudo-class{property:value}
如:
a.selected:hover {color: blue;}
下面开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伪类的具体应用:
一、动态伪类
动态伪类,因为这些伪类并不存在于HTML中,而只有当用户和网站交互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动态伪类包含两种,第一种是我们在链接中常看到的锚点伪类,如":link",":visited";另外一种被称作用户行为伪类,如“:hover”,":active"和":focus"。先来看最常见的锚点伪类
.demo a:link {color:gray;}/*链接没有被访问时前景色为红色*/
.demo a:visited{color:yellow;}/*链接被访问过后前景色为黄色*/
.demo a:hover{color:green;}/*鼠标悬浮在链接上时前景色为绿色*/
.demo a:active{color:blue;}/*鼠标点中激活链接那一下前景色为蓝色*/
对于这四个锚点伪类的设置,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他们的先后顺序,要让他们遵守一个爱恨原则LoVe/HAte,也就是Link--visited--hover--active。如果你把顺序搞错了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错误,大家对于这个应该很熟悉的,如果是初学的朋友,可以私下练习一下。其中:hover和:active又同时被列入到用户行为伪类中,他们所表达的意思是:
:hover用于当用户把鼠标移动到元素上面时的效果;
:active用于用户点击元素那一下的效果(正发生在点的那一下,松开鼠标左键此动作也就完成了)
:focus用于元素成为焦点,这个经常用在表单元素上。
本站的button就采用了这几处效果:
IE6不支持:first-child选择器。
2、:last-child
:last-child选择器与:first-child选择器的作用类似,不同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