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说:干的不能再干的干货了,作者从做作品的由来、想法,前期设计沟通、到代码实现,以及过程中遇到的坑,一一进行了汇总,最终效果也很酷,值得收藏学习。
前言
最近火热的有声娱乐平台 APP,企鹅 FM(编者注:此处绝非广告),在8月28日鬼节前夕,联合《盗墓笔记》推出了“勇敢者的游戏”活动。作为一个 UI 工程师,在这个移动互联网叱咤风云的时代,每次看到朋友圈中被分享的各种花样 H5 页面,总是心痒难耐,也想做有着酷炫动画和带感声效的 H5 呢。回想到做鬼节活动页的时候,接近午夜零点还在调整页面效果,看着页面上渐隐渐现的可怕画面,活生生吓到了自己,也是蛮难忘的。作为刚刚来到活动页新手村的朋友,踩到了一些坑,所以让我进入正题吧。
与设计师的沟通
在拿到视觉稿和需求单之后,我们需要了解整个活动的流程。有的时候,设计师并不会把每个页面的动画效果做成视频,而是用口述的方式和工程师进行沟通。这样就需要工程师结合活动页流程和设计稿之后,自己先构思一些动效再去同产品以及设计沟通,这样交流的效率才会比较高。
动画新手有的时候会天马行空想到一些奇怪的效果,可能会不符合整体设计风格,可能会违反现实物理规律,有自己的想法,还要和产品设计确认。比如这个页面:

一开始是做成了先出现手电筒,再出现光,在我的设想中刚开始手电筒上不会有那层黄绿色的光。后来经设计师提醒:如果完全没有光源,也应该看不到手电筒。才改成了现在的方案:灯光闪两下:物理定律什么的,我才记不清了呢。
P.S. 做动画的时候铭记动效原则,基本上动画的效果不会跑偏。
具体实现
仔细想想,这个活动页面并没有用到什么高深技巧,基本上是用 position 定位和 CSS3 动画完成的。不过在写页面之前,还是有不少担心的:
1、页面兼容怎么做
按照 iPhone6 的尺寸确定元素的位置,然后用 zoom 或者 transform: scale(x) 拉伸页面或者拉伸元素。在实际开发的时候,我一度对这两个属性的用法产生混淆,所以作些了研究,稍后会详细说说这两个属性。
2、3D 变化效果怎么实现
大家应该早就听说过或者使用过 perspective 和 perspective-origin 这两个属性了,虽然教程和分享都看过不少,但真正写起来还是有一些摸不着头脑,各种搜索关于 3D 动画的解释之后我认为原理大概是这样的:

简单粗暴地说,请想象你是站在上图中的红点位置,你与物体间的距离是 perspective,眼睛的位置是 perspective-origin。好了,现在站定位置,去看这个物体,想象物体投影在某个平面上的效果(这里的平面就是我们的显示屏),这就是 3D 投影的结果。
关于 perspective-origin,可以看看这个demo。
说了这么多,在实际运用中,我还是找了一个生成器。
得到的效果大概是这样的:


想要重点说一下磁带的实现,主要牵涉到的图片资源是下面这几个:



磁带被分成了3个部分,磁带底部,磁带封面和磁带。其中封面和磁带是正视图,需要使用 3D 旋转,让这两个元素“躺下去”,而且为了保证这三个元素之间不会因为屏幕的缩放,出现错位的问题,需要保证磁带封面和磁带的定位是基于磁带底部的。其实磁带上还有两片盖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其实这个盖子是左右对称且中心对称的,所以完全可以只用一张图片完成这样的效果,用 transform: scale(-1, 1); 和transform: scale(1, -1); 实现。
3、动画如何才有代入感?

这个活动页面我个人最喜欢的地方就是星星砸下去的动画,感觉所有的戏份都在它身上。开始的设想只是星星砸下去,感谢在制作过程中,经验丰富的同事所提的建议:星星砸下去的时候要有灰尘溅起或者火星四溅的效果。后来和设计商量,最后用了灰尘溅起的效果。不过本来还想做,星星背后的铁板应该要有震动的效果。由于时间关系,震动的效果有点不好添加,所以放弃了,这一点感觉有一些遗憾。可能页面新手的经验不够,很多动画的效果因为有限的想象力所以不太完善。这个时候和身边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是很有效的方法。同时,一定要多看 B 站拓宽视野才行哦。
踩到了一些坑
页面布局并不复杂。前文也提到,基本上使用 position: absolute; 来实现的,不过遇到了一些问题就有了以下总结:
1、杀鸡就不要用牛刀,能又快又好解决问题才最重要

上图是首页的截图,页面加载之后应该可以看到“胆量测试”下面的蓝色线条有一个动画。
故事是这样的,自从 SVG 帝王小啪带着神器 svgartisan 降临,做页面的时候总想加上一点 SVG。然而这个蓝色线条上有特效,所以用 PS 导出 SVG 后还要做二次处理才能还原设计稿上的效果,而且 SVG 的代码你懂得,它总是有点长。其实有个简单粗暴的方法:改变蓝色线条的图片宽度,虽然这个方法从性能上看并不好,但考虑到这个页面也只有这里发生了重绘,所以还是用图片+宽度控制来实现了。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为了某一种技术而去做某一件事情,但其实完成那件事情才是真正的目的,却因为那个技术而耽误了不少进度,这样就有点进入了炫技的误区。
2、答应我,伪元素上就不要做动画了
伪元素真的是神一样的存在,一个标签自带两个儿子,不知道为什么就有种金闪闪的感觉。但是伪元素上的动画真的很坑,年少无知,页面都写完了,发现在 iOS 上美如画的动画效果,到了小米和魅族上就……
Android 上坑多,不要一次应用太多新技术。比如在魅族上用 flexbox 布局,就要加上 display: -webkit-box。还有一个教训就是,页面果然应该做一个测试一个啊QAQ。因为这个项目是重构和前端并行开发的……把伪元素改成实际 DOM 元素的时候,是怀着一颗对不起前台的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