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TML5 Media-Video
2. HTML5 Media-Audio
3. 拖拽操作
4. 获取位置信息
5. 使用Google 地图获取位置信息
多媒体是互联网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无论访问的是哪种类型的网页,视频或音频触手可及,在之前实现这些功能对开发人员来说可能非常痛苦,必须依赖Object 标签,调用第三方软件来加载,如Flash等,如果有些设备不支持Flash,我们对此就束手无策了。但是HTML5的出现让多媒体网页开发变得异常简单,也形成了新的标准。
1. 使用Video 元素。
在本节中学习如何在HTML5中使用Video 元素
1.准备视频资源
2. 创建HTML 页面
新建HTML ,并命名为“Media.html”,输入以下内容:
可以观察到的是video 标签中包含“Controls”,添加该标签可以使得播放器工具栏可见。Control bar 和我们平常所见到的一样,非常简单,包含暂停,播放,停止等按钮。
注意:
要确保video 和html 文件存放到同一目录下。如果想放置在不同的目录下,需要设置src 属性。
HTML5 Video 元素只支持MP4,webm,3gpp,m4v mpeg,ogg ,quicktime,x-ms-wmvright格式。
输出:
2. 使用脚本控制Video 元素
1. 创建HTML 页面
新建HTML 页面“Media01.html”设置Video 资源 src属性。在本节中不使用Controls 属性来设置,使用JS代码来实现。
2. 添加播放,暂停,和声音调节按钮。
3. 创建JS 函数来控制Video播放。
function PlayOrPause() { var v = document.getElementById('vid'); if (v.paused || v.ended) { v.play();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Play').value = "Pause"; } else { v.pause();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Play').value = "Play"; } }设置CurrentTime为6,则表示在第六秒时视频停止播放。
function Stop() { var v = document.getElementById('vid'); v.pause(); v.currentTime = 6;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Play').value = "Play"; }如下是设置当视频播放完成之后停止播放:
function End() { var v = document.getElementById('vid'); v.pause(); v.currentTime = v.duration;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Play').value = "Play"; }以下代码是将声音调节控制到0-1之间:
function ChangeVolume(element) { var v = document.getElementById('vid'); v.volume = element.value;//For mute set it to 0 }输出:
3. Audio 元素
HTML5使得在页面中加载音频元素变得非常简单。
1. 准备音频资源
2. 新建HTML页面,输入以下内容:
3. 输出:
4. 使用脚本添加音频元素
1.新建HTML页面
2. 添加播放,暂停及音量键
3. 创建JS 函数来控制音频播放。代码如下:
function PlayOrPause() { var v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udctrl'); if (v.paused || v.ended) { v.play();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Play').value = "Pause"; } else { v.pause();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Play').value = "Play"; } } 同上,设置在第6秒停止播放: function Stop() { var v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udctrl'); v.pause(); v.currentTime = 6;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Play').value = "Play"; }5. 拖拽操作的实现
在之前,实现拖拽操作都是开发人员自定义逻辑来实现,但是HTML5提供了拖拽API ,使得拖拽操作的实现变得如此简单。
1. 准备资源(图片资源)
2. 设置draggable 属性
3. 输出
4. 实现drag 事件
function drag(ev) { ev.dataTransfer.setData("text", ev.target.id); }5. drog 操作
输出:
ondragover 事件制定被拖拽的数据。
function allowDrop(ev) { ev.preventDefault(); }当拖拽的元素被鼠标释放时,自动调用ondrop 事件
function drop(ev) { ev.preventDefault(); var data = ev.dataTransfer.getData("text"); ev.target.appendChild(document.getElementById(data)); }输出:
6. 复杂的拖拽操作实现
新建HTML页面,HTML & Css 代码如下:
body { cursor: pointer; text-align: center; } .divdrag { position: relative; border: 0px solid rgba(0, 0, 0, .25); width: 300px; height: 300px; padding: 10px 10px10px10px; float: left; } .face { background-image: url('face.jpg');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width: 424px; height: 510px; border: 1px dotted grey; padding: 0 0 0 0; } .facetr td { text-align: center; border: 1px dotted #f7ecec; }Create the face










您可能想查找下面的文章:文章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