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包含微博组件改版等相关知识,佚名 希望在学习及工作中可以帮助到您

微博组件是微博开放平台针对第三方接入者提供的不需要开发即可实现网站接入的组件产品。将微博内容输出到第三方网站,用户在第三方网站上即可进行微博互动,分享内容、同步信息至微博,提高第三方网站用户活跃度。改版涉及到微博组件数14个,主要包括好友选择器、发布器、分享窗口等。
设计流程
与以往的产品改版的流程不一样,此次改版是由UDC和产品协同发起需求,交互设计师发挥最大主观能动性,控制设计中心的输出时间,与品牌视觉、页面构建、产品和开发效率沟通,小步快跑以提升更为良好的用户体验。

找到问题(观察用户,手机反馈,集中梳理)(用户对象:开发者和使用者)——分析(结合场景,透过现象看本质,同时和产品一起结合数据分析)——解决问题(从整体到细节,结合用户需求解决问题)——继续跟进

原则一 避免让用户思考
减少影响用户完成某项"思考"或"任务"的噪音、减少岔路、减少多选题、为用户尽可能的减少操作;为禁用的重要控件,提供相应的提示。
如图所示分享窗口,后台直接预置文本,并按照当前页面富文本信息优先、高质量优先的原则默认选择,为用户尽可能的减少操作、减少多选题。同时输入为空或超字数时,分享按钮禁用,强制点击出现相应的提示。


层级关系需要以逻辑和信息结构为依托,同时需要在视觉上体现出来。但是如果使用过多的线框,厚重的背景,却会让人眼花缭乱——适得其反。其实简单的缩进就可以将层级关系表现出来 。
两像素的差别
我们可以看到富文本区域于输入框之间有两个像素的缩进,由于富文本的元素比较多,但终归是一个整体,区区两像素就可以将层级模块区分,而不需要增加更多的视觉元素,让页面太过复杂。

评论箱之前为扁平结构,即评论和回复都在同一层级,此时我们常常看到类似一群人在一起的聊天记录,浏览的用户很难明白谁和谁在聊什么样的问题。经过梳理,我们将评论分为两个层级,第一层级为,对该页面内容的评论;第二层级为对评论的回复。如下图所示,评论的回复默认是不显示的,展开后有50px的缩进,来表达出清晰的层级关系。

第三方的组件运用在外站,通常使用场景和环境很难一一估量。但是共同点就是外站寸土寸金,所以对于帮助类说明类的信息我们选择放在开放平台。开发者想要使用我们的产品的时候,首先需要了解我们的产品是什么,能为开发者带来什么。有了这样的基础,激起了兴趣之后,才会进一步的想去知道如何去使用。所以我们把整个页面分为三大部分——说明、收益和设置。然而文字总是会让额外呢提不起兴趣,那么何不辅助些简单明了的图片来形象的说明呢?

习惯使用戶在网站中的体验更加流程,不用花费过多的学习成本来熟悉新的交互。微博有这样的交互,当输入为空或者字数溢出时,强制点击动作按钮,输入框的背景闪动来提示用户输入错误。那么同样是微博的产品,相似的交互完全是可以复用的。因为用户对网站的交互模式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此时对于控件交互,做一些适当的移植,也未尝不是一个省力的好办法,同时还保证了交互的一致性。所以我们将闪动的错误提示移植到未选择微群时,用户就非常好理解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不要用对话框来报告常态内容。因为对话框是另一个房间,去之前要有个好理由。 同时对输入的账户或密码,需要即时显示错误,以免表单填完才发现有错误,增加不必要的操作。
移动版本分享窗口登录时,输入为空的提示



确保输入框的长度能提供有意义的暗示,以帮助人们有效回答问题。如果无法提供暗示,输入框长度尽量保持一致,同时为答案提供足够空间。
微博组件中的输入框(微博发布器,微博评论箱,分享窗口等组件),设计时输入框高度在整个组件中可以考虑一致。


首先要从设计上规避一些常见的错误选择出现,然后要去积极地解决每一个级别可能会出现的错误,确保更高比例的用户能有积极的体验。
分享到私信的提示

需要按照用户的需求将链接区分,弱链接和强链接在前端展现出来

颜色能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元素上去,尤其当某个元素的颜色与其他的形成反差时更是如此。我们把重要的操作按钮用较为明显的色彩标识出来。


相似法则(The Principle of Similarity):是指具有相似特性(如大小、颜色、形状、方向等)的物体,会被观察者从感知和认知角度组合在一起。
接近法则(The Principle of Proximity):观察者看到彼此邻近(空间或时间)的物体时会将它们视为一个整体,并认为它们由相近的含义。

规范在很多项目上都会非常强调,尤其是大项目。它可以用来规避掉,由于不同的设计师的设计风格不一致等原因带来的交互、样式上不同,从而造成的体验上的混乱。同时,在版本的交接和新人的加入时,规范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规范是指导性的,但是我们也不需要拘泥于规范的限制而忽略用户场景。我们需要让网站保持一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僵化。设计之前,考虑标准,如果有变更,前提是需要一个更好的理由。如下图所示,组件上的操作按钮,如果不符合集火条件之前都是置灰,强制点击提示,比如分享。然而在设计评论箱时,我们考虑到,评论内容完全是用户原创,具有一定的输入成本。我们想刺激用户有评论的行为。此时,操作按钮就应为激活态来刺激用户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