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一般我们用echo print 输出字符到页面上的时候,意味着只要执行到了echo,php就会立即输出到客户端,但php有几个和缓冲相关的函数,他可以控制你输出的行为,就是不立马输出,而是等你调用了ob_flush/flush函数,才输出。而pw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等页面所有的内容都生成完毕了,最后调footer()时,ob_get_contents(),获取缓冲的内容,通过正则批量替换url,构造rewrite的url格式。
关于ob,其实有两种主要的使用场景,一个是实现页面压缩输出 - ob_gzhandler;再一个是在ajax/自定义api返回数据时,程序执行过程中,你不知道前面的程序是否有些意外的输出字符如空格、空行等,他们在数据返回时会造成很多意外情况,所以可以在你输出数据前,清除前面的缓冲内容,重新开始输出。
官方默认的重写规则(注:重写是web服务器 - 如apache、nginx或应用容器tomcat的功能,不是程序语言自己的功能),如pw的一条重写规则 - apache:
首先,我们分析他的构成。当我们打开 global.php 文件,找到 :
我们会发现,这个全局文件打开了一个ob_start,并且进行一些判断。这个是pw系统进行rewrite的一个关键。
然后我们再找到footer()函数:
common.php中:
}</p>
<p>/**
* url处理
*
* @param string $url
* @param string $tag
* @return string
*/
function Htm_cv($url, $tag) {
return stripslashes($tag) . urlRewrite($url) . '"';
}</p>
<p>function urlRewrite($url) {
global $db_htmifopen, $db_dir, $db_ext;
if (!$db_htmifopen) return $url;
$tmppos = strpos($url, '#');
$add = $tmppos !== false ? substr($url, $tmppos) : '';
$turl = str_replace(array('.php?', '=', '&', '&', $add), array($db_dir, '-', '-', '-', ''), $url);//pw的重写规则在这里进行字符的替换
$turl != $url && $turl .= $db_ext;
return $turl . $add;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