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stellaris)唯心附庸流玩法介绍。可以说很多玩家没有使用过,其实唯心附庸流还是有很大的挑战难度呢,大家掌握一定的技巧就会变容易,一起来看看吧。
在最开始就要提一下我对于精铺和切术的看法,我认为群星在现在这个版本精铺是玩爆切术的。
由于超过10人口之后,每一人口就对新科技加2%的科研成本,如果人口很多的话,基本一个科技要花费数倍的时间(下面可以看到200多人口加了4倍多的科研成本),所以如何用更少的人口产生更多的科研点就成了一个问题。
于是切术党就大行其道,其理论依据就是通过爆铺来圈星域,然后利用星域中的研究站来产生科研点数,又用机器人或者禁止奴隶生育的办法来把星球人口控制为1,这样就解决了人口对科研的巨大debuff,另外还可以在每个星球都修一个空间站,这样就又解决了低人口的舰队规模问题,不失为一种好流派。
但是跟civ5里面一样,切术流只有在跟宗教系统结合的时候才发扬光大,但是跟正统的精铺飞天战报一比,一看就知道是邪道。群星里面不止没有宗教系统这种城越多越nb的机制,并且对精铺有各种大的buff加成。
比如这张图可以看到一个精铺的科研星各种buff叠加之后可以轻松加到100%的程度(协助科研的科学家只有4级,如果5级就是100%了)
这还是走的唯心流派没有走唯物加buff的情况下,同理也可以放到电能和矿产上面,如果是星际帝国+奴隶制+buff总督的情况还要更加可怕。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1个4级研究所(需要帝国首都,殖民星只能到3级)提供了16点科研点,耗费3电量,相当于1电量提供了5.3科研,3级研究所也有4.8科研。而在星区里面的野生科研点很少看到3点的,都是1点2点居多,唯一比较多的就是中子星黑洞(5点物理或者4点工程)和原始文明观测站(选主动观测有6点社会点),
并且一整张图基本也超过20个。
所以在电量一定的情况下(有切术党会反驳星区里面电力也很多,但我表示这都是rp,你要是完全寄托于人品就当我没说),精铺的科研产出基本要高于切术党,同样电力和矿场也是一样。
这个精铺吃buff的理念游戏实际上已经很清楚的反映给我们了,因为星球buff实在是太多了,除了协助科研之外,电能和矿产都有buff。
并且在领导人数量有限制的情况下,精铺可以给五个星球都放一个总督,这样buff就越发集中了。
最重要的提示就是中期研发社会科技之后居然可以进行基因修改,而这个基因修改不是所有pop一起修改,而是一个星球一个星球进行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针对每个星球对pop进行针对性的基因修改,比如物理科研星就修改成天生物理学家,矿星就修改成勤勉,电星就修改成节俭。
此外还有各种行星buff,我就不一一提及了,一个星际帝国奴隶制的矿产丰富的有小行星环带的机器人矿星,大家自己可以算算90幸福加上开了政策之后buff有多少
下面就随便贴个星球buff吧
这里提及切术不是为了贬低切术,因为精铺发挥到极致一般需要20以上的盖亚星或者23左右的适居星,铁人档基本需要很多rp,并且观察下ai就会发现高级ai也是很多星球就一个机器人,可以看出切术就是高级ai的标准打法。
这里有很多人就要问了,怎么找盖亚,并且怎么比ai更快?
我用的方法是先开个档完全用来探路,然后把预定的星球位置都记下来,然后读档。记得如果预定星在ai周围千万不要出去探路,因为探路ai就会主动认识你,然后就把星球圈了。出了殖民船之后直接跟科研船一起过去,科研船考察完马上就殖民,这样就肯定比ai更快了。
比如这个25地盖亚的极品,是如何从ai那里虎口夺食的。
另外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刷图,因为精铺不需要星区范围,所以刷到领土内就是盖亚或25地就直接开吧。
之后我们再来谈谈开局的属性、伦理和政体
属性我这局试了之后发现,由于每个星球分工是效率最高的,所以很多属性比如天生物理学家什么的完全可以后来添加,并且由于对星球有用的buff太多,说起来也不缺这15%。真正有用的就是几个不是buff类型的特征,完全可以看情况搭配。
(有人问选定居好不好,我一开始决定是刷盖亚星的才没必要不然最好装一个,但是后来一想,因为幸福的buff也就80加10%,90加20%,不开极端唯心开局基本吃不到这个buff,再加上后期建筑和科技都可以加适居,感觉实际上这两点有点浪费。)
其中我觉得性价比最高的就是续命,不仅节约了影响力和一系列减少换领导影响力的科技,更重要的是很多领导刷到五星之后没多久就死了,然后又要从一星从新开始,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浪费。并且带极品属性的领导或者元首会给你的发展带来一个持续的buff,并且这个buff很多情况是决定性的。所以大家舍不得点尊者的话,最起码还是点一点耐久吧。
伦理和政体的话我由于听信了某个丁丁顶萝莉一边复习司法一般挂机打的人的蛊惑,选择了极度唯心+军国主义,政府选的军事执政团。
但是后来实践中发现由于开局根本没有海军容量,出护卫海的矿攒一攒还是很容易出的,由于ai智商捉急,开局只要出满海军容量就够了。这个政体-10%飞船花费显得比较鸡肋。开局刷一个护卫价格-20%+好战的元首加上护卫舰制造厂也可以做到只要一半价格。
不过-10%飞船花费不只作用在护卫上面,殖民船包括采矿站科研站什么的都算飞船,这样一算相当于加了10%的矿物产量感觉也不是很强力。
选唯心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后期转这个政体,点了加强政体科技之后,+4直辖上限-20%的道德分歧,非常强力,正好用来吃堕落爸爸的戴森环。
并且极端唯心有这样一个政策,影响力多的中期可以每个殖民星都开下,可以加快爆人口的周期。
很多人不知道道德分歧有什么作用,其实道德分歧就是正道德分歧的时候你的pop属性不改变,但是伦理会消失,道德分歧大的时候还会变成另外的伦理,比如这个pop就变成了极端个人主义。由于远离首都的debuff太大了,一般隔了半个银河的话,道德分歧基本是救不回来的。
所以我的结论就是选伦理的时候主要看伦理限定的政体和政策,buff什么只有首都和周边星球可以用一用。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要疯狂的刷首都圈周围的25地盖亚)
对于唯心和唯物之争我先不涉及,但是我觉得排外或者集体要选一个,不然是选择不了清洗政策的。
集体对奴隶有各种迷之抖m的buff,奴隶制在生产上也非常的强力。
排外的话有一个纪念碑不要维护费+10幸福堪称最强建筑,配合外星动物园、总督和元首可以让没有任何buff的pop满幸福,非常bug。
至于为什么非要选清洗政策呢?看这个图就知道了
占了堕落爸爸的环之后就会发现一星球的黑科技建筑,但是洗不了人简直坑爹。
总结起来说就是一定选排外或者集体,神权选唯心,科研选唯物。
(实际上我觉的唯物最坑爹的一点就是,等你后期科研星建好了,基本科技也没有剩几个了,完全就是版面数据非常好看,实际上发育是不如唯心的,这一点看ai的发育就知道)
军事路线的话,这个附庸流无疑是最为强力的,并且由于机制的原因,跟你比宛如天神的附庸也照样不会反叛,反而是一些不值一提的ai会造反,我感觉完全跟政体有关(像军事主义者是最佳打手,民主斗士就最喜欢造反,但是后者一般是一些原始文明变来的弱鸡),跟好感基本无关(我在外交界面分辨附庸直接看好感度,好感度负几千的就肯定是的)。
附庸流的具体流程已经有人介绍过了,就是开局研究护卫舰工厂和2级导弹,刷个好战+减护卫舰花费的元首,然后探路找到最弱的一家ai就开打。
我体感ai的行军机制就是它的军力比你强大就各种分兵袭扰甚至直接冲家,跟你差不多就在边境据守,比你弱小就抱团蹲在哪个星球。
所以打第一家ai的时候可能比较麻烦,我用的办法是利用造护卫便宜在它家跟它换了一波,然后它第二波还没造一半我就造完了,根据机制它开始蹲家,然后我就带陆军马鹿占球就赢了。
之后就是个滚雪球的过程了,由于附庸的军力也算在打仗对比的时候也算在你的军力里面,你打第二弱的ai开始军力实际上已经算比它强了,它就完全会抛弃给你带来无穷烦恼的骚扰打法,脑残的抱团蹲家,然后你跟附庸的军队一起像开罐器一样不停的占球就赢了。由于没有打仗,附庸后的ai军力保持完整,可以直接宣战打下一家,直到附庸整个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