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
DNS (域名解析服务Domain Name Server),使用 TCP&UDP 的53号端口(主从 DNS 之间用 TCP,客户端查询使用 UDP)。它可以完成域名与 IP 地址的互换,可以通过 IP 地址解析到域名,也可以通过域名解析到 IP 地址。
FQDN(完全合格域名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层次化树形结构。通常表现为:主机名.子域.二级域.顶级域.根域. 。例如我们平时访问的网站:“www.linuxprobe.com”就是 FQDN。
DNS的查询方式:
迭代查询: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的查询。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的查询通常是采用迭代查询(反复查询)。当根域名服务器收到本地域名服务器的迭代查询请求报文时,要么给出所要查询的IP地址,要么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下一步应向那个域名服务器进行查询。然后让本地域名服务器进行后续的查询;
递归查询: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查询。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一般都是采用递归查询。如果主机所询问的本地域名服务器不知道被查询域名的 IP 地址,那么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 DNS 客户的身份,向其他根域名服务器继续发出查询请求报文。最后会给客户端一个准确的返回结果,无论是成功与否。
DNS解析类型:
正向解析:由 FQDN 解析到 IP 地址;
反向解析:由 IP 地址解析到 FQDN;
名称解析方式:
hosts文件(etc/hosts)
dns
广播
解析缓存
wins(windows 中)等
2.DNS 安装配置
在 RHEL5、6 中 DNS 都是用的是 bind 软件包,而在 RHEL/CentOS 7 用的是 unbound 安装包,配置文件也有了改变。我们来看一下:
2.1.安装:
unbound 安装好之后,缺省配置文件在 /etc/unbound/unbound.conf。
2.2.1.修改端口监听地址
相当于 RHEL6 配置文件中的:listen-on port 53 { any; };
-----------------------查看默认监听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