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复制光盘文件
1)挂载iso镜像
创建目录用于挂载光盘:
挂载iso镜像
2)复制光盘文件到编辑目录进行编辑
因为挂载上iso镜像是只读的,如果要编辑,需要将文件复制出来,再编辑。
首先创建编辑目录:
复制光盘文件:
diskinfo文件需求单独拷贝下:
2 编辑ks.cfg文件
系统安装的时候,按照ks.cfg文件的内容进行安装,我们把ks.cfg文件放到isolinux目录下:
我的ks.cfg文件内容如下:
注意:
1)因为CentOS7系统网卡规则更复杂,为了ks.cfg更通用,最好ks.cfg不用制定网卡配置。
2)为了兼容mbr方式和EFI方式,同时创建了/boot和/boot/efi分区。
3配置mbr引导方式
编辑isoliuux目录下的isolinux.cfg文件,添加自己的内容,在isolinux.cfg文件中label linux下面添加自己的label:
注意点:
1)memu label 后面的内容是在光盘引导起来菜单的内容,^后面的字母是菜单的快捷键;
2)通过inst.ks关键字指明ks.cfg文件位置;
3)inst.stages2标识的是系统按照介质位置,这里使用hd:LABEL表明寻找的是label为CENTOS7的安装介质,使用LABEL关键字的好处是可以精确指定安装介质,为什么label是CENTOS7,是因为我在制作光盘镜像的时候指定的,方法在后面有介绍。
4 配置EFI引导方式
1)EFI简介
EFI可扩展固件接口(ExtensibleFirmware Interface 的缩写),是英特尔主导推出的一种替代BIOS的升级方案。最早由英特尔开发,于2005年将此规范格式交由UEFI论坛来推广与发展,后来并更改名称为Unified EFI(UEFI)。UEFI论坛于2007年1月7日释出并发放2.1版本的规格,其中增加与改进了加密编码(cryptography)、网络认证(network authentication)与用户接口架构(User Interface Architecture)。
EFI是用模块化,C语言风格的参数堆栈传递方式,动态链接的形式构建的系统,较BIOS而言更易于实现,容错和纠错特性更强,缩短了系统研发的时间。
EFI在概念上非常类似于一个低阶的操作系统,并且具有操控所有硬件资源的能力。
2)配置EFI引导
进入光盘目录EFI/BOOT/,编辑grub.cfg文件,添加自己的菜单:
和mbr方式类似,指明ks.cfg文件位置和安装源位置。
5 生成iso镜像
经过我踩过多个坑,成功的生成镜像,并且能在EFI和mbr环境安装的镜像生成命令如下:
(1)中间踩过的几个坑:
1)制作镜像要使用CentOS7的系统,不要使用CentOS6的系统,因为两者系统的genisoimage命令的版本不一样,6的系统制作出来的iso不能在efi环境启动;
2)如果要在efi启动,需要添加如下参数:
-eltorito-alt-boot -bimages/efiboot.i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