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查询命令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要求查看主机信息的需求,掌握一定的查询命令是比较实用的,包括对主机配置查询、进程情况查询、系统性能查询以及硬盘使用情况、镜像情况的查询等等;下面简单介绍下常用的几个查询命令:
1.1 系统配置信息(prtdiag)
该命令为查看系统配置最为常用的命令之一,使用该命令可以了解服务器的基本配置情况以及板卡的接口情况,执行该命令后页面将呈现出:System Configuration、系统的时钟频率、内存大小、内存硬件数量、状态以及所在槽位;另外,还包括了IO接口卡的扩展情况;
1.2 检查IO状态信息(iostat)
该命令用于IO状态查询,以便更好的掌握系统资源利用率,其中常用的参数为:
-c:统计CPU的使用情况:用户进程使用率、空闲率;可以加入时间参数进行统计;
-C:更详细的列出每块盘的使用信息以及CPU的使用情况;
-e:返回磁盘的error记录,详细的列出每块盘的error信息,包括传输、读写;
-E:该参数返回每块磁盘的大小、厂商、型号等信息,一般保修时使用,最常用的参数;
1.3 统计查询内存使用情况以及进程信息(vmstat、prstat)
vmstat命令用户查看内存、cup使用情况以及进程等待情况,可以分析如下几列数据:
procs:r列正在处理的进程数,如果该列频繁出现较高的数值则表明有一直等待的进程需要处理,Solaris系统一般情况下该列的数值不会大于CPU的个数;
memory:当swap列数值大于free列数值的十分之一时则说明有将死的进程,这是就需要结合ps –el 命令找到S列为:Z的进程PID,然后Kill掉;否则将会一直占用内存资源;
prstat命令则列出每个进程的资源使用情况并按cup的使用情况进行排序;也是较为使用的一个命令,值得关注的数据为CPU一列以及最后一行的load averages(可以详细的查看下帮助命令)
1.4 进程管理命令(ps)
建议详细阅读下帮助手册。
2 修改命令
2.1 修改主机名
主机名的修改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即临时修改与永久修改:
临时修改:不需要重启服务器,修改后立即生效,但当服务器重启后将丢失;执行hostname+主机名即可完成修改,重新登陆后方可查看结果;
永久修改:编辑/etc/hosts、/etc/nodename输入新的主机名保存后重启即可;如果有需要还可以修改/etc下的hostname.hmeX的文件,修改此文件将完成主机名与IP的一个对应映射;
2.2 修改IP地址
修改IP地址也分为临时修改与永久修改两种(修改之前可以简单的查看下网卡的数量ifconfig –a):
临时修改:ifconfig hme0 inet 新IP地址 netmask 新子网掩码 up;重启后即丢失。
永久修改:永久修改一般需要编辑三个文件包括子网掩码、网关:/etc/hosts、/etc/netmasks、etc/defaultrouter;修改后重启即可生效。
2.3 修改时间
修改时间一般用:date +时间数字的形式即date 1234.56,则系统时间变为12:24:56
3 常用技巧
3.1 提示登陆用户本服务器的重要信息
当telnet到某台服务器上当完成用户名、密码的验证之后一般都会提示本服务器最基本的系统信息,包括:操作系统版本以及补丁等等;如果本服务器为比较重要的服务器,而系统管理员需要在提示登陆的用户在操作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可以进行/etc/motd的编辑;输入提示后保存即可;(建议修改之前做好备份);
3.2 发送消息给当前登陆用户
在进行关机或重启操作时给予当前正在进行系统操作的用户提示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可以应用用户通信来完成此项操作:
发送单个用户提示信息:write username +提示信息;输入完毕后执行ctrl+D发送消息;
将文件内容作为消息发送:write username<message;
4 格式化分区
格式化与分区是磁盘管理的一项重要操作,因此掌握分区与格式化的操作是极其有必要的,首先先了解下如何查看已有分区、以及磁盘使用情况:
A、执行df –k命令后查看磁盘挂接情况,能够查看出磁盘的文件系统、总大小、使用大小、挂接点;
B、执行metastat 能够查询出当前磁盘的镜像情况,分为哪些镜像组以及子镜像的关系;从而结合df –k命令确定尚未分区使用的磁盘;
向一块硬盘写入数据之前,首先需要将其分区和格式化,这个过程一般可以分为3个步骤:
1、物理格式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低级格式化(Low-Level Formatting,LLF);
低级格式化的时候,硬盘被分成若干个磁道,这些磁道又被分成若干个扇区,每个扇区填充了随机数据。几乎所有的硬盘在出厂前都已经被低级格式化过,所以,用户只要对硬盘进行下面两个步骤(分区和逻辑格式化)就可以了。
2、分区;
分区与格式化一定要熟练掌握format工具,现在以c0t11d0盘为例做一说明:执行format命令后结果显示如下:
Searching for disks...done
AVAILABLE DISK SELECTIONS:
0. c0t10d0 <SUN18G cyl 7506 alt 2 hd 19 sec 248> lzm
/sbus@3,0/SUNW,fas@3,8800000/sd@a,0
1. c0t11d0 <SUN18G cyl 7506 alt 2 hd 19 sec 248>
/sbus@3,0/SUNW,fas@3,8800000/sd@b,0
2. c0t12d0 <SUN18G cyl 7506 alt 2 hd 19 sec 248>
/sbus@3,0/SUNW,fas@3,8800000/sd@c,0
3. c0t13d0 <SUN18G cyl 7506 alt 2 hd 19 sec 248>
/sbus@3,0/SUNW,fas@3,8800000/sd@d,0
Specify disk (enter its number):
选择1后敲回车,显示结果如下:
Specify disk (enter its number): 1
selecting c0t11d0
[disk formatted]
FORMAT MENU:
disk - select a disk
type - select (define) a disk type
partition - select (define) a partition table
current - describe the current disk
format -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