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手机上布局一般是这个样子的:
其中头部对整个mobile的设计至关重要,而且坑也很多:
① 一般来说整个header是以fixed布局,fixed这个产物在移动端来说本身坑就非常多
② 在Hybrid应用中,Header很多时候扮演了不一样的角色,首先要完成以webview(window)为容器的功能,又要调用native提供的接口
Hybrid中Header的实现往往是一个难点,主要原因是同一套接口,要保证H5站点与native处于不一样的环境调用相同的接口,完成不同的功能
③ 若是Hybrid中采用native提供的头会导致mask不能全屏遮盖,并且Header定制会变难;但是在Hybrid中采用H5提供的Header的话,万一js报错,便会导致毁灭性的假死,用户除了关闭进程,就出不来了
PS:这里以一个简单的a标签便可以解决js错误导致的假死问题,这里与我们今天的内容无关,不予扩展
显然,以上的内容与今天的文章没有一毛钱关系,我们今天的主要内容是:
用float于Flexbox两种方式实现我们的Header
小钗初学CSS有很多不足,理解也有错误,请您指正,并且感谢左盟主的指导
CSS3的布局
CSS的布局的演化
最初的布局主要依赖于表格,表格主要的问题是:
① 不灵活
② 效率低,要整个渲染结束才会显示
发展到CSS2.X系列,div+css的说法大行其道,很大程度上说,布局对重构来说,变得比较简单,但是由于块级元素的特性,多列布局仍旧让人很头疼
div不能多列,span什么的又不适合作为布局元素,于是多列布局一般采用float实现,使用float就要清楚浮动
偶尔多列布局会使用定位属性(事实上大范围的布局推荐定位元素),但是小范围的绝对定位会不太灵活
CSS3中引入了一些新的布局机制,显然在PC浏览器中不适合,但幸运的是我是移动前端,所以不存在!!!
CSS3盒模型-box-sizing盒模型的概念我这里不再赘述,在浏览器中,元素都会被当做一个盒模型,CSS3中新增了一些概念对盒模型进行了补充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代码,从而引起元素溢出,并导致横向滚动条:
因为对容器元素来说,他的高度只有100px(事实上他这里还有2px的border,实际占据102px)
所以说,即设置width,又设置margin等属性,直接导致其真实width溢出了,但是块级元素本身就是100%铺开的,这里不用设置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又会设置,往往导致什么横向滚动条什么的BUG,为了解决这个问题,CSS3提出了一个box-sizing特性
② border-box,此属性的设置后,会表现与IE7表现一次,如果设置了width、margin等值,width会被重置,margin仍然会产生影响
PS:事实上,无论是事件冒泡还是IE盒模型,都是有其意义的
float布局中的bfc
我们这里以一个例子做说明,然后再逐步分析,我们现在来看一个简单的头部布局
http://sandbox.runjs.cn/show/pok0fp78
以上是一种header的常用布局,但是为其中块级元素设置overflow与否却直接影响了tc的真实宽度,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前面我们说过了,在网页中每个元素会表现得像一个盒子,不同的类型(display)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我们在js中一个对象会被其所在执行环境影响,或者说一个js对象不可能脱离其执行环境存在,整个元素对于浏览器而言事实上也是一个程序对象,他也有其依赖对象,这里所谓的对象便是我们的格式化上下文
BFC为块级格式化上下文,块级元素的布局会受其影响,他是一个独立的渲染区,这又像一个沙箱,内部不会对外部进行污染
并不是所有的块级元素都会形成对应的格式化上下文,这里与js一致,我们一般处于window环境下,有需要才会处于某个函数执行环境;当然,我们便有方法令某一个元素创建其独立的环境
元素触发(生成)BFC:
① 根元素本身便会创建BFC
② float不为none时
③ 定位元素,脱离文档流的元素
④ display为inline-block或者flex的元素(IE7模拟行内块级元素的花招是zoom:1+inline)
⑤ overflow不为visible的元素
回到我们上面的例子,我们每一个span为inline-block漂浮元素,所以各自维护着独立的BFC,那么BFC布局又有什么规则呢,我这里挑几个关键的来说:
① BFC内部的元素会每行一个的排布,这里参考块级元素的布局
② 元素间上下距离由margin决定,并且同一BFC中的元素会外边距叠加
③ 每个元素的左边(包含margin-left),与包含块(padding内区域)的左边框接触,适用于float元素
④ BFC区域不会与浮动元素重叠,BFC内部的浮动元素会参与高度计算(很关键)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div为块级元素,处于根元素的BFC下,所以其应该横向铺开,100%宽,正如上图
但是设置overflow后,情况有所变化,div元素生成了独立的BFC空间,整个布局方式会发生变化
根据上述标准,BFC区域不与浮动元素BFC区域重叠,整个div所占空间便被浮动元素挤压,这是其宽度变化的原因
这里是div触发bfc与不触发造成的区别,文字围绕浮动元素便是最好的说明:
简单来说,支持情况各位不必关注,移动端支持的蛮好的,不必为那5%的份额做让步,并且就现在国内手机的更新换代速度,用就好了。
Flexbox(伸缩布局)的提出,为的是让根元素中的子项目的宽度变化可以总是填充整个元素,换句话说子项目的布局总能表现的很好:
① 不会溢出容器元素
② 不会换行
③ 项目多了,比较挤的时候会自动变小
比如这种场景:
木有申请的Flexbox,这个功能的实现是非常讨厌的,而且就算resize神马的,他都不会换行,正是居家必备良药啊!
从这里各位可能有所发现,Flexbox的表现,和表格有些相似,都不会溢出容器
容器与项目现在display由多出了一个常用属性:flex | inline-flex ;如前面所言,设置后会为容器创建独立的格式化上下文,内中的布局便特殊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