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巍 :关于全球化设计的系列设计文章。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 快速入门,聊聊几个最常见的全球化设计问题,感受一下基础概念。
- 国际化设计,设计一个健壮的国际化产品需要的详细注意事项,避免踩坑。
- 本地化设计,按照几大地区进行基础情况、市场情况、文化情况进行简介,当你需要为一个新的国家/地区进行设计时,有助于快速了解区域情况。
快速入门
全球化设计意味着你的产品在全球各地能够使用,并且在各个区域里有比较好的产品竞争力。
这两个需求分别对应的是
- 国际化,简称为「i18n」,是指产品不依赖于特定区域,能够在各区域下正常运行,不出现严重影响使用的错误。常见如软件乱码、界面错位、数据结构不支持等等。
- 本地化,简称为「L10n」,是指产品为特定地区进行特殊优化的过程,如提供该区域的语言文字版本、匹配当地文化与社会习惯、进行本地运营等等。
当然,国内产品的全球化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投入,或者说是不重视。
先来看一个例子:
△ 某产品的英文版本(2017-09-19),中文版分别是「取消」和「退出编辑」。
相信你可以看出来问题所在,也能想象的出来是怎么出现这个问题的,那就不占用时间了。
你会使用「中文」吗?
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秘的国家,这个国家主要使用的书写体系是「中文」。
现在我们希望自己的产品可以在这个区域正常使用,我们来看看最基本的问题,你的产品如何翻译。这个决定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1. 首先是语言
据了解,这个区域主要使用的语言是「汉语」,绝大部分居民都能够熟练使用它。虽然说也有一些居民使用维吾尔语、藏语或是其他语言,但总体来说你的产品支持汉语就足够了。这是一个好消息。
但该区域的居民也常常会误解汉语所包括的概念。
比如方言。
汉语实际上是一个宏语言,在这里不去讨论汉语和粤语(或是其他方言)是从属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学术上有争议)。但毫无疑问的是,当普通话作为一种语言时,粤语也是一种语言,这种概念下它们同属于汉语。
下列语言基本都可以列在汉语的大标签(zh)下:
- 普通话/國語 cmn
- 闽东语 cdo
- 晋语 cjy
- 莆仙话 cpx
- 徽语 czh
- 闽中语 czo
- 赣语 gan
- 客家语 hak
- 湘语 hsn
- 闽北语 mnp
- 闽南语 nan
- 吴语 wuu
- 粤语 yue
特别的还包括:
- 文言文 lzh
- 手语 csl
所以该区域的官方语言实际上是「汉语 – 普通话」,我们通常说「汉语」大部分时间也指代「普通话」部分。
你的产品支持普通话吗?太棒了,你可以宣称支持汉语了!
2. 其次是文字
这个区域的居民会飞快的告诉你汉语可以使用两种书写体系:
- 简体字
- 繁體字(正體字、傳統字)
例如:
- 国际 汉语,采用简体字书写 zh-Hans
- 國際 汉语,采用繁体字书写 zh-Hant
虽然也有一些奇怪的情况:
- guójì 汉语,采用汉语拼音书写 zh-Latn-pinyin
- ㄍㄨㄛˊ ㄐㄧˋ 汉语,采用注音符号书写 zh-Hanb
或者一些更奇怪的模糊地带:
- 盲文
- 甲骨文、篆体等古代体
- 女书等其他写法
- 谚文等外文写法
但谢天谢地,这里的朋友说你只管简体和繁體就行了,其他的我们也不用。
至于简体和繁體的区别,还是让本地化翻译团队去伤脑筋吧。
3. 最后是区域
我们来看一份菜单。
其中有一道泰式黄梨鸡粒炒饭,那我们来看一下这道菜的制作材料和成品:
好吧,这其实是开玩笑,黄梨实际上是通常说的菠萝,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的说法。
同时还有其他不同的称呼:
- 菠萝 汉语 — 简体 — 中国大陆
- 菠蘿 汉语 — 繁体 — 中国香港/澳门
- 鳳梨 汉语 — 繁体 — 中国台湾
- 黄梨 汉语 — 简体 — 新加坡/马来西亚 客家语
- 王梨 — 闽东语/闽南语/莆仙语/台湾话
- 番梨 — 潮州话
区域对于一种语言的使用有很大影响,以英文来说,存在color与colour,center与centre等英式拼法与美式拼法的不同。好在区域写法影响相对较小,可以适当放宽或不考虑。
所以为了这个区域的居民使用,我们的产品需要支持汉语(实际是普通话),汉字(实际有简体和繁體)就足够了。
总结来说,语言、文字和区域是三种互相独立的概念,它们之间的排列组合数量惊人,好在实际中常用的组合数量并不那么吓人,尚可接受。
需要注意的是 BCP 47 – Tags for Identifying Languages (语言识别标签),诸如「zh-Hans」「pt-BR」等等标签就是在这个标准中制定的。
本专栏的第一篇就是这个标准的草译,链接:BCP 47 – RFC 5646。
会有朋友问「所以这和全球化设计有什么关系?」
碰巧在这个神秘国家的不远处,有个更神奇的国家叫印度。市场虽然比较原始,但成长极其迅速,也是众多产品出海的首选目标之一。
不幸的是,在这个区域没有普通话这么方便的语言。
印度官方语言共有 22 种,目前已登记的语言超过 1600 种,各联邦曾因争取语言权利引发多次冲突。在印度历史上,英国殖民以前没有通常意义上的统一,也没有书同文的过程,各联邦大多使用本地语言。
这意味着只支持印地语并不能让你广泛的覆盖印度市场,大概来说能覆盖一半左右,其他各联邦基本无法理解印地语。
至于由于英国殖民导致的英语普及,实质上也仅主要覆盖行政、商业、大城市的服务业和受高等教育的人群。
不过目前在印度投入产出比最高的还是英语与印地语,其次重点需要考虑:孟加拉语、泰卢固语、马拉地语、泰米尔语、乌尔都语。
是不是觉得汉语市场还比较可爱?一个全球化的产品,选择适合当地的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支持。
再次强调,语言、文字和区域是三个不同的概念,需要恰当使用。
书写顺序
本文中提到的书写顺序并不是指汉语、日语或者蒙古文的竖排版。
而是 RTL(Right to Left,从右到左) 语言,是从右侧向左侧书写的语言。
在用户界面设计上,粗略来看是 LTR 语言的左右镜像处理。
这些语言包括:
- 阿拉伯语
- 希伯来语
- 波斯语
- 乌尔都语
- 意第绪语
- 迪维西语
△ 左为某希伯来语APP ,右为Android 波斯语设置界面
也可以看到 Android 底部的三个按钮配合系统语言进行了镜像。
RTL 语言最需要注意的特征主要有三点:
- 句子从右到左阅读
- 事件发展顺序从右到左进行
- 左箭头 ← 表示向前运动,右箭头 → 代表向后运动
重点需要进行调整的项有:
- 整体界面镜像
- 涉及方向的图标需镜像
- 右箭头 → 代表「后退」
- 滚动条出现在界面左侧
- 不进行镜像的有:不传达方向的图标,如 Email;LTR 数字、不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