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laine Zhu :在正文开始之前,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唯品花,如果大家没有概念,下面的文章会无法理解。(文章中由于涉及商业机密的数据已全部用xx代替)
唯品会从去年取得支付牌照后,开始对互联网金融发出全面冲击,推出了理财、保险、消费贷等产品,更拥有了自己的支付品牌——唯品支付,之后大家就会在越来越多的平台看到它。
名词解释如下:
- 唯品金融是唯品支付中的一种支付方式,包含唯品花和唯品宝。
- 唯品花类似于蚂蚁花呗。
- 唯品宝类似于余额宝。
当你在唯品会收银台选择了唯品金融进行支付,就可以使用唯品花分期付了;如果唯品花额度不足,还可以使用唯品宝组合支付。
概念有些复杂,只有明白这些概念后,才能理解正文,那么我们开始吧。
唯品会2016年推出唯品金融, 截止到现在开通用户已有一千多万,大约90%的用户是在收银台进行开通的;且唯品金融的支付成功率为xx%,而收银台的整体支付成功率为xx%左右,高出了近10个点。
我一直负责跟进收银台引导用户开通唯品金融的项目,因此对它进行一个完整的总结。
第一步:简单而顺利的起步
「收银台开通唯品花第一阶段」用户经过严格筛选,因此只需要在短信验证页面加入唯品花介绍,流程简单和流畅,开通率100%。
第二步:扩大的用户池子带来更加复杂的流程
「收银台开通唯品花第二阶段」扩大了用户池子,这部分用户安全等级较低,需要在收银台进行复杂的操作才能开通。这带来了复杂的交互流程,跑批后的数据较差,转化率仅有45.62%,支付成功率也仅有XX%。整体数据较差。
第三步:分析数据和客诉后进行优化
针对页面转化率数据,唯品花弱感知客户投诉对页面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结果是:确认信页面的转化率提升了6%,6月份客诉降低了15.6%。
第四步:风控安全下的沟通
为了解决开通失败原因中占比高达50%以上的:银行预留手机号与账户手机号不一致的问题,经过反复沟通对现有方案的绑新卡进行开通的流程进行了妥协,优化后的结果是:数据维稳。
第五步:开通失败后补发红包
为了挽回已绑卡成功的用户开通失败后能进行二次支付,给这部分用户补发同等价值的快捷红包,数据反馈出:申请失败后返快捷红包有助于提高用户继续支付的比例,且提高用户选择快捷支付的比例20%。
接下来是各阶段的详细介绍,包含了需求背景、各方沟通涉及的原因。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大项目的沟通、拉锯、优化过程。
一. 简单而顺利的起步
这是「收银台开通唯品花第一阶段」,当时我们对用户的开通资格审核非常严苛,比如需要用户实名且绑定过自己的银行卡、 通过安全和风控筛选等等。当然也是由于条件严苛,因此到了前端交互表现层时,仅需要介绍一下唯品花即可让用户开通。
流程如下图所示:收银台选择唯品金融—选择分期—短信验证页面加入唯品花介绍。整个流程十分顺畅,开通成功率几乎100%。
但这部分用户池子有限,因此2016年年底运营部门的「收银台开通唯品花第二阶段」的需求便来了。
二. 扩大的用户池子带来更加复杂的流程
这个需求的基本概念是:扩大用户池子,把没实名验证、没绑卡的用户也纳入进 来。但为了保证风控安全,这些用户必须通过严格的银行卡四要素确认(身份信息、 安全码、有效期、银行预留手机号),其实就是让这部分用户在收银台看到唯品金融, 如果用户选择用唯品金融进行支付时,引导用户填写卡信息来开通唯品花。
这个需求到达交互表现层时流程变得很长。
我们担心这个流程会带来以下两个问题:
- 收银台的第一任务是支付,多出这么长的一个开通流程会降低支付成功率。
- 在支付流程让用户使用银行卡信息来开通唯品金融,尤其绑新卡进行开通,担心用户会认为是使用银行卡进行分期支付的,这会带来大量客户投诉。
由于这两个原因,我和产品同事都认为这个需求并不合理,而且用户体验较差。和运营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沟通,但运营部门的同事也跟我们诉苦:
- 2017年运营部门的KPI是xxW的开通量,是去年的四倍。
- 让用户到唯品花页面主动开通的需求早已深入挖掘过,已经没有太大潜力。
- 收银台是用户购买商品的必经之路,在这里进行开通可触达到更大的用户范围。
- 已绑定本人卡的用户有限,且在2016年已充分挖掘,因此现在必须扩大用户池子,才有可能完成今年的KPI。
充分了解后,明白了运营坚持一定要做的原因。这个需求站在用户体验的角度上看确实不合理,但站在公司利益的角度上看又变得可以理解。UED团队的存在就是为了在用户体验和商业利益中找到平衡点。既然无法简化流程,只能尽量在交互层减少用户负担。
梳理了基本逻辑之后,我们做了第一版的交互稿。由于时间紧迫而且方案又一再修改,最终进入开发流程的方案明显有优化空间。但小步快跑才是最佳选择,因此大家决定先上线后灰度一部分用户,跟踪数据反馈和客诉再进行整体优化。(下图是当时的方案,由于涉及商业机密已作模糊处理)
三.分析数据和客诉后进行紧急优化
2月26号上线并进行了500万用户的跑批,成功跑入收银台的有二十多万人,这二十多万人的数据非常不理想,截止3月4日,数据如下:
- 开通成功率(成功授信人数/短信验证人数):45.62%
- 唯品花支付成功率(唯品花成功支付订单数/唯品花支付订单总数):XX%
在开通的流程中支付成功率低是在预期内的,但开通成功率和总体支付成功率的数据确实太糟糕了。这个需求的跑批被暂停,我们对每个页面接触点的数据、客诉进行分析。
数据分析
- 未绑卡的用户接触点数据表现良好
数据呈现梯形(如下图),当用户到达填写卡号这个接触点之后的两个接触点转化率都在95%左右。因而这个流程没有太大的优化空间。
- 已绑卡流程的接触点数据表现较差
这个流程相对较短,和绑新卡不同,已绑卡流程是将卡信息展示出来让用户确认,唯一需要用户填写的就是短信验证码。但数据显示当用户到达确认卡信息这个接触点时,,转化率只有29%,这个数据是有提升空间的。(如下图)
这明显是确认卡信息页面出现了问题。当时做这个需求时,卡信息确认页面的内容一再改变规则,原本的方案是显示密文的姓名、身份信息、手机号,让用户补充完整内容以确认卡信息。
但后来考虑到用户体验的便利性,希望能做到用户不用填写内容,只需要确认密文信息即可,后来产品经理和风控安全一再确认,在提交交互稿后才确认可以这么做。因此当时的卡信息确认页面是表单形式的,给用户的感觉更像绑新卡中的填写卡信息页面,用户思想负担较重。
这个页面的内容虽然多,但还是有很多优化空间。内容分为三部分:唯品花介绍部分、 银行卡信息部分、以及实名信息确认部分。
我们可以对唯品花介绍、卡信息确认部分进行优化:
- 唯品花介绍部分,因为时间紧,直接套用第一阶段时的文案介绍。但当时流程简单,用户负担轻,这个纯文案内容可以用较少的空间介绍更多的内容, 在当时的场景里是可以接受的。但在第二阶段的流程中,这个页面的内容太多了,就不合适这么多的文字表达了,更适合用图文介绍。
- 卡信息(持卡人、身份证、手机号)既然不用用户填写了,就不用做成表单形式 ,纯展示的形式更适合。
接下来我们又分析了客诉,希望能结合在一起进行优化。
客诉分析
- 用户不明白唯品花是什么?
我们收银台上的支付方式写的是唯品金融,唯品金融包括唯品花和唯品宝,但其实在现在这个阶段,唯品宝里有余额的用户占比非常少,大概只有0.1%不到,也就是说用户在收银台选择了唯品金融支付方式后,有99.9%的用户都是单独使用唯品花支付的。但分期还款时,是需要用户在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