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区块链概念火的要死,大量的项目都被套上区块链概念上线圈钱(融资),颇有前几年“互联网+”的架势。如今连路边吃个沙县都能听见别人在聊数字货币、份额、ICX、IFO、IEO、分叉等,各种匪夷所思的项目十几倍几十倍的涨幅,让好多“神算”冒了出来,通过付费群等手段一遍一遍收割韭菜。
适当的泡沫可以让资本推动一个新技术的发展,但是现在简直是在毁灭这个行业,上周末澳门的“区(chuan)块(xiao)链大会”简直就是群魔乱舞,忽然冒出来的几千个项目哪个是真的?什么值得投?今天就以一个区块链产品从业者的角度聊一下。 首先你需要了解几个基本概念,省得被白皮书里面华丽的辞藻忽悠了。 区块链的本质是什么? 区块链技术本质上就是个分布式的互联网协议+价值网络。 区块链通过技术手段(算法+数学+共识机制)来让分布在全网的各种用户可以共同的协作来达到大家认可的目标,同时基本不需要学习成本。举个鸟群的例子:鸟群在迁徙的时候排列整齐,不是听从领导的命令(中心化节点),只要记得跟最近的鸟保持半米以内的距离不相撞即可。这就是区块链分布式协议的本质。 区块链是价值网络,原因是他能对数据确权。只有经过确权的数据才能定价,有了价值才能实现价值传播。这是区块链独有的特征,原来以信息传递为基础的互联网是无法实现的。 区块链技术有什么优势? 从协议属性上看,区块链解决了陌生人之间的信任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解决了中心化服务的信息垄断和单点故障隐患。简单来说: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在借贷双方起了中介作用,并以极高的成本为双方提供了信用,如果银行造假呢?侨兴债事件中广发银行惠州支行真的提供了信用么?蚂蚁金服生产了信用么? 从价值属性上看,区块链能促进生态内所有参与者自发维护生态的正向发展,同时还能保证个体参与者的私人利益最大化。就用比特币举例子,比特币系统中没有任何权威机构,核心开发团队(Bitcoin Core)团队想做个区块扩容跟各参与方代表吵了几年都解决不了,但是比特币网络还在完美运行,继续保持比特币的特征,所有的参与者都能获得自己的利益。这就是区块链价值网络模型的精妙之处。 区块链技术是黑科技么? 区块链技术不是黑科技,仅仅是把成熟的技术巧妙地组合起来,同时设计了一套精巧的价值鼓励机制来推动网络的正向发展。里面的几个核心技术:P2P广播,谁都用过BT、迅雷吧;哈希加密:当年下载软件的MD5校验码知道么?本质一样……所以你觉得里面有黑科技么? 现在我们开始本文的重点,怎么筛选靠谱的区块链项目? 1. 是否存在结构化的数据,或者数据结构化成本是否很高? 区块链本身还是一个互联网协议,所以它存在的基础就是数据。如果一个场景中不存在结构化的数据,或者数据结构化的成本高昂,那就要考虑是否适合区块链项目。现在好几个所谓的精准扶贫区块链项目,里面的内容包括从种子到餐桌的供应链追溯,化肥检测等。你怎么来做数据输入?靠人去一个一个检测后录入么?给土地里埋检测仪追踪化肥用量么? 2. 现有场景中确认信息真实性的需求是否很强,是否成本很高? 区块链本质上是价值网络也就是数据确权,或者是确认真实性。那么,准备应用的场景中是否存在很强的真实性确认需求就成为必要因素。比如某个学习链项目,通过区块链追溯学生评价,上课情况。这种数据的真实性针对有必要用区块链解决么?教育市场的口碑传播用区块链解决效率更高还是微信打卡更方便么?你需要让别人知道我对老师的评价真实性么? 3. 现有场景中是否存在强烈的共识需求,并通过分布式节点进行记录? 区块链是通过分布式账本记录信息并全网广播,在保证数据统一性的情况下实现大规模全网共识。那么,很多项目到底有没有必要采取大规模共识?没有必要的全网共识到底是炒作还是圈钱?这就见仁见智了。 某个号称全日本团队但是只有中文版白皮书的项目,号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