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新的维护共识的方法。区块链技术与现有方法最大的不同,在于一个区块链共识不是被一个权威机构集中地加以维护的。
为了阐明这种区别,让我们对关联着货币所有权的共识做一个详尽的观察。我们假设一家银行在唯一一份文档上维护着谁拥有什么的共识。这份文档里有一份清单,该清单记录着所有顾客,包括他们的账户和他们相应的余额(这就是那份共识)。任何时候,一个顾客想要给其他人转账的话,他们就要知会这家银行,而银行会通过在一个账户上减少金额,同时把这些金额加到另一个账户上来更新共识。
有一天,社会上的人决定他们不想再让这家银行主导这份共识的维护了。实际上,他们不想要任何单一的权威机构来维护它。他们决定:只要本人愿意,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维护共识。这一社会中的一些人愿意扮演这一角色。让我们将这些参与维护共识的人称为节点。
在这个新的去中心化的秩序中,为了维护关于谁拥有什么的共识,任一节点都拥有对纸本文档的他们自己的备份。该文件中保存着全部共识,包括所有的物主、他们的账户以及他们相应的余额。不再是唯一一份纸本文档写着真实的共识,每个节点都拥有一个备份。
不论何时,只要共识上出现了一点变动,比如,每一笔交易发生的时候,所有的节点都需要更新他们的共识——这是因为,在节点与节点之间,共识不应有所不同。为了确保所有的节点都记录下了相同的共识,他们需要相互接触、同意更新、更新共识,然后在其他所有人的文档上签名。
对其他类型的共识来说,这种人工更新的过程还是可行的,尤其是当相关共识并不变更,或者它每十年只变更一次的时候。无论如何,在上述例子中,这一过程无法产生预期结果。如果每一次有人要进行银行交易时,所有的节点都必须接触、更新并签署一份新版的文档,这一系统会变得极端无效率。
但我们有及时雨区块链!区块链技术使得节点可以高效地维护一个实时更新的共识。一旦你开始追问区块链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你便开始冒险进入了信口开河的胡诌,以及一堆可以使你非常迅速地获得IT术语的东西中。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假装区块链是建立在魔法而非幻想科技之上的。

我们用魔法来类比的话,一个公有区块链可以想象成这样:
同样一份共识被书写在一叠被施过魔法的文档上。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拥有这些文档中的一份来参与维护这一共识。
规则指定了你可以在文档中做出的更改。
任何对一份文档的有效更改都会自动应用到所有其它文档上。
这些魔法道具保证了所有节点都拥有一份一模一样的,并且实时更新的共识备份。没有一个中央权威机构来控制最终的共识,所有节点都拥有一个备份。这就是为什么区块链被认为是去中心化的——它没有一个对实际共识的控制者。

在我们的例子中,我们关注了关于货币所有权的一个共识。这些文档的魔法规则包括:
每一份魔法文档都包括一份清单,记录着所有帐户和它们相应的余额。
人们拥有账户,也可以将他们账户中的余额转到另一个账户。
本质上,这些规则创造了一种数字现金,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比特币(Bitcoin)。但是,不同于比特币,我们例子中的社会突然间同意了用这种新方法来记录他们的货币。货币的所有权会具体表现为账户(它们都被记录在共识上)后面的余额。
但是,在真实的世界里,没有社会用这种方式来持存他们的货币。对于名为比特币的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