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已经听过“区块链”和“智能合约”这两个术语,但它们实际是什么意思?我们将揭开其神秘面纱,向你解释实用的区块链解决方案,然后给你一些如何创建它们的指导。这是一个高层次概述,包括:
为什么使用区块链?
当有很多个位于世界各地的参与方,它们之间在无法互相信任、但需要共享数据和传输价值情况下,就需要使用区块链了。金融界将这种信任描述为交易对手风险,即其他参与方最后不履约的风险。区块链通过一种创新的数学系统、密码学和点对点网络,完全解决了交易对手风险。在我们详细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之前,我们需要回顾一些历史,以及区块链产生的必要性。
第一个数据库
在20世纪60年代,第一台计算机式数据库出现。这些硬件占据了很多房间,而互联网还有几十年才出现,数据通常存储于中心的实体位置。这是一种中心化方式,意味着数据的位置和访问都由中央机构控制。中心化系统可由恶意角色从内部或外部控制,所以我们相信这些系统拥有者有足够意愿和资源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中心化数据库在今天依然是最常见的,支持着大多数在线和离线应用。
自我托管博客就是中心化数据库的一种常见形式。所有者为了让文章更好,可以进行事后编辑,或者无需追索就可以审查用户。即使拥有一名正直的所有者,黑客也会渗透到服务器并实施恶意行为。如果没有数据库备份,那就几乎无法确认哪些数据被修改或损坏。
如下图所示,每个服务器边上的箭头都是需要信任的连接。
共享大量数据是非常昂贵和麻烦的。我们可以通过在需要共享的各参与方分配数据来缓解这种负担。读 / 写由这个群体中的一方或多方控制,因此受制于类似中心化数据库的变化方式。 现代共享数据库使用技术来减少这种损坏,其中部分技术与区块链重叠。根据不同的共享数据库系统,它可以有以下特点: 永久性:创建一个新拷贝并将旧数据保留为历史记录,而不是直接覆盖旧数据。该记录可以被访问,用于证明某一时刻存在的数据。 共识性:对于要共享的数据库,所有参与方必须就其内容达成一致(达成共识)。有很多种达成共识的方法,其中一种(工作量证明),我们将在下一节区块链中讨论。 区块链具有以上特点并将其运用到更深层次,完全解决了信任问题。 区块链是核心是一个共享数据库,该数据库称作分类账本。就像一个银行,简单的区块链分类账本会跟踪货币(这里指加密货币)所有权。与中心化银行不同,每个人都有该账本的拷贝,而且可以验证彼此的账户。这就是区块链的分布式(或去中心化)特点。每个包含账本拷贝的连接设备被称作节点。 区块链网络中账户之间的交互被称作交易(Transactions),它们可以是货币交易,例如发给某个人以太坊中的加密货币以太币;它们还可以是数据传输,例如评论或用户名。区块链上的每个账户都有唯一的签名,让每个人都知道是哪个账户激活该交易。 比起之前的数据库,区块链除了解决信任问题,还有以下主要优点: 完全去中心化:读 / 写数据库是分散和安全的,单独某个人或某个组无法控制区块链。 极致容错:容错是系统处理损坏数据的能力,虽然容错能力不是区块链特有的,它将此概念逻辑化,让每个人共享数据库来验证其变化。 独立验证:
共享数据需求
什么是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