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把交互设计师职业技能的第一部分——思维部分讲完了,之后我开始讲「眼界」这部分。老实说,我只是作为一个设计师在写些总结性质的文章,不是专业的学者或作家,因此所写到的内容并不一定就是全的,甚至应该说一定有不少遗漏的地方,你在阅读的时候,还需要自己多做思考,辩证地看待我提到的观点。
往期回顾:
- 《腾讯高级设计师:交互知识树系列之产品思维》
- 《腾讯高级设计师:交互知识树系列之视觉思维》
- 《腾讯高级设计师:交互知识树系列之开发思维》
眼界,是交互设计师的眼睛和藏书库。有句话说得好,「道理我都懂,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思维方式有了,你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行业案例的积累才行,否则就算你想得很好,但是真到你要动手设计的时候,你会发现还是无从下手,因为你看得不够多。就像你想要成为一名文学作家,首先就得有十年以上的阅读量,涉猎古今中外各种文学名著和各种文体,你才有可能写出文笔流畅、故事生动的散文或者小说来。就算你只想当一名野生的网文写手,那也得先看他个几千万字的各类网络小说不是么?
作为交互设计师,第一种需要具备的眼界当然就是和交互相关的——交互模型。
交互设计模型是捕捉和积累有效的设计方案,并将其应用于类似问题的方法,这是尝试将设计理论形式化,记录最好的实践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
- 节省新项目的设计时间和精力;
- 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
- 促进设计师与程序员的沟通;
- 帮助设计师成长。
这种模型化的设计概念源自建筑设计,克里斯特福·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撰写了两本影响力巨大的著作《模式语言》和《永恒的建筑设计方式》,书中首次描述了建筑设计模式这一概念,用以描述那些给居民带来幸福感的建筑设计精华。
而交互设计模式和建筑设计模式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它不仅关注结构和元素的组织,还关注相应用户活动的动态行为和变化。——Alan Cooper,《About Face 4:交互设计精髓》
我在自学交互设计的过程中,自己发现了交互模型的这种规律,然后一直使用这种方式积累经验和辅助设计,这对我的转行过程帮助很大。后来我才看到原来 Alan Cooper 早就在书中提到了类似的交互设计模式,一方面遗憾没有早点看到,另一方面也算是和大师不谋而合了,很开心。
一、交互模型单元
美国心理学家、体验式学习大师大卫·库伯(David Kolb)认为,不能用经验指导行动,应该从行动中归纳出经验,把经验升华为规律,再用规律指导行动。这就是他提出的库伯学习圈 ,我们同样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学习和总结交互设计中的规律。
1. 行动中归纳经验
我们平时都会使用一些电脑软件和手机 APP,你有留意到它们的界面和操作吗?
比如 iPhone 的系统设置里,有一个 WiFi 设置界面,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是使用按下按钮和拨动开关来启动和关闭电器的,那在手机里我们如何开关 WiFi 呢?其实也是模拟拨动开关的效果,我们点击界面最顶部的绿色开关,就会有一个拨动的小动画,开关会从绿变白,WiFi 也就关掉了。
我把软件交互中这种简单的交互操作叫做交互模型单元(Interaction Module Unit),简称 IMU。比如开关操作,这种左边有开关操作的功能名称,右边有一个点击会切换的开关控件,就构成了一个 IMU。
当你记住了这个 IMU 可以作为功能开关之后,下次需要自己设计功能开关的时候,你就可以用上。比如 QQ 音乐中就有同样的控件:
看到了吧?上图中的「定时关闭」、「仅 WiFi 联网」和「流量提醒」就是和刚刚的 WiFi 开关同样的功能开关式的 IMU。
可能你会有疑问了,为什么你要称它为交互模型单元(IMU)呢?它明明就是一个简单的控件而已,叫控件就好了嘛。
控件当然是一种 IMU,但是 IMU 并不是仅仅包含控件这种单位,它还包含更多的内容。
比如在下图 QQ 音乐的首页中,你应该在哪里放入一个里面包含个人中心和各种设置的系统菜单呢?它的交互操作是怎样的?内容该如何布局比较好?
于是你就发现了,QQ 音乐的设计师在界面最左上角放了个三条横线的按钮,点击之后就能展开菜单了。
也就是刚才看过的包含三个开关的那张图,它其实是从界面的最左边滑出来的一整个菜单,菜单里是从上到下的列表式布局,每一项都可以点击跳转到下级界面进行选择或者是直接进行开关操作,最下面还有设置界面的入口和退出登录按钮。
2. 经验升华成规律
于是你就可以把那个三条线的菜单按钮和上面的这整个滑出的菜单作为一个 IMU,把它作为菜单的一种展示形式存进你的交互知识库里。
存进去之前,你还需要思考几个问题:
- 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个菜单 IMU 比较合适?(菜单中需要展示的内容比较多的时候)
- 这个菜单 IMU 适合展示什么类型的内容?(从上到下的列表式结构比较合适)
- 它有什么局限性?(占用面积比较大,过场动画幅度大,更适合沉浸式的操作)
- 如果不用从左滑入的动画,换成从上往下滑入会怎样?(可以改成从上往下或者从下往上滑入,但是也要相应地把菜单右侧的留白改成在下面或者上面)
只有把这几个问题思考清楚了,下次等你需要用到这个菜单 IMU 的时候,你才能使用得好。
比如问题4,如果你想明白了,你就完全可以做出下面的这种菜单:
看起来好像和刚才那个菜单 IMU 不一样,但是不就是换成从下往上滑入的方式嘛!里面的内容同样还是列表式结构,留白改为放上面了,下面还多了一个「关闭」按钮。
为什么下面要多一个关闭按钮?
刚才那个左侧的菜单 IMU 并没有「关闭」按钮,只要点击右边的空白区域就可以关闭菜单了。想想看,这个为什么不能点击上面的空白区域来关闭菜单?
因为这是手机上的 APP 界面,而在手机屏幕的上方,手指是不太好点的。所以在下面加一个「关闭」按钮使用起来会更方便。
于是你又得到了一个底部菜单 IMU,它是从底部向上滑入的,内容是列表式,下方多了一个「关闭」按钮。
是不是很有意思?
你完全可以继续思考,这个新的菜单 IMU 真的只能是列表吗?还能用来放其他类型的内容吗?如果把纵向的列表改成横向的图标会怎么样?
当然可以,然后你就又会得到一个新的底部菜单 IMU:
当你需要分享歌曲的时候可以打开这个菜单,它可以放很多社交 APP 的入口,用来选择你要分享的平台,如微信、QQ 和微博等。
下面的「关闭」怎么变成了「取消」?
因为刚才那个是歌曲的播放列表,上一个操作是「打开」,所以对应的操作是「关闭」。而这个是你点击「分享」按钮触发的分享菜单,于是对应的操作就变成了「取消分享」,简称「取消」。
是不是很神奇,明明我们最开始看到的只是一个菜单 IMU,怎么想着想着就变成了三个?
不止如此,你完全可以把任何一个你看到的 IMU 都进行如此的思考和改造,根据你的应用场景制作成合理的新 IMU,这就是 用规律指导行动。
二、交互模型库
作为一个交互设计师,我在刚入行的时候,每天都在按照上文说的思考方式,把所有见到的 APP 界面进行截图、分析和拆解,然后存入我脑海中的 IMU 库里。不仅仅是手机 APP 、电脑软件、网页还有游戏里全都有大量的 IMU 供你参考,这真是一个令人兴奋的积累过程。
1. 我的 PC 截图库
这里不仅包含所有 PC 端竞品的截图,还包含我们自己软件的各种截图,甚至各种 Tips 和安装的过程我都有截图,当然还有各种我觉得做得不错的网站,可以说是非常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