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季不面试,夏季徒伤悲,要想面得好,得先有技巧。
小伙伴们是否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 投递的简历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 面试时不知道面试官要问什么问题,心里没底。
- 很多概念理论,开放性的问题不会回答。
所以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一、如何以产品思维来面试
那么对于面试,我尝试从这3个方面去分析面试这件事,从而尽量能够得到好的结果:
1. 背景
我们可以尝试着分析一下企业招聘的背景,无非是这几点:业务扩展、岗位填补、管理团队、低价劳动力、以及培养新人。所以不同的背景,所产生的岗位描述和岗位职责是完全不同的,当你看到一个招聘信息的时候请仔细阅读岗位描述和要求,是否和自己的能力相匹配。
如果一个企业连岗位要求都不能详细写全,只能说明:
- 这玩意儿是 hr 自己写的
- 公司并不着急招聘只是挂个羊头卖狗肉
- ued 团队的负责人不专业
- 诈骗
在面试中也尽量问清楚该岗位的工作职责和要求,以免造成双方落差过大。
2. 目标
企业招聘,一定会有一个目标,他们清楚自己想招一个能帮助团队/业务解决问题的人,是用来干活还是用来管理团队,甚至是用来打杂的。首先,如果是来干活并给团队提供新鲜血液的,面试官更侧重一个人看问题是否有更多不同的角度和可提供团队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点,干活只是一个基本要求。
会干活的可以有100个,但有想法,有态度的并不多。其次,如果是招聘管理兼技术岗,则要求有一定经验的管理能力,强调的是先会做人再会做事,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
3. 策略
我们将在策略板块来具体讲解,面试的前中后3个阶段需要准备的东西。
二、面试前
以下是我们在面试前必须准备的五样东西:
1. 心态
跳槽其实是一件人往高处走的事情,但很多同学往往因为当前公司环境或者氛围不好就一定要跳槽,跳来跳去水平不见长,简历倒是越来越长了。这里其实是一个心态问题,尝试适应环境,同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的方式,做好自己的事,为自己所做的事负责,随缘随心,佛渡有缘人。
跳槽不外乎是想有更好的待遇,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以及更丰富的资源,这一切都需要基于你目前的能力。有句话说的好,作为职业人,我们需要的不是当前的高薪,而是拥有随时跳槽的能力。所以能力不仅仅包含专业能力,还有职业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大局观的能力,请大家坚守本心,瞭望远方。
2. 简历
企业角度
- 项目经验:挑选重要特别的经历重点写,其他项目可能都是大同小异。
- 上一家公司:是否行业对口、公司规模及影响力。
- 毕业年份:成长速度、职业规划。
- 跳槽次数:每年一次不过分,每年3~5次还是别要了。
- 颜值、性别、是否备孕、星座。
应聘者角度
- 不可造假!不可造假!不可造假!逃得过一时逃不过明天。
- 项目经验和能力以结构化思维进行整理,选择重点项目进行描述。
- 根据不同公司不同岗位修改简历再对应投出。
- 简历+作品集一体的方式最优,可附带作品集链接,简历也需重点包装设计。
- 除非校招,否则不要带上你在学校的光荣事迹。
- 列技能不列进度条,可能你的90%还不如别人的50%,不熟练的技能不要放。
- 尽量多放专业奖项,普通话3级就不要放了。
- 联系方式一定要写。
- 公司及项目经历以时间倒序来写。
3. 作品
企业角度
- 根据岗位需求侧重看其设计(移动端、网页、品牌、动效、交互)能力。
- 查看实际上线项目的设计效果,查看细节,判断面试者的推动、执行能力。具体其他能力需要面试才可确定。
- 查看面试者设计能力是否全面,并有一技之长。
- 设计风格是否和所需岗位匹配,能否有多变风格的能力。
- 除了线上作品是否有个人练习的 redesign 或者参加比赛等业余设计活动。设计其实如果没有一种热爱就很难坚持下去。
应聘者角度
- 整理自己最满意的1~3套作品以及其他不同平台,不同风格的作品。
- 不可抄袭,尽量别放临摹的作品。
- 重设计、手绘、动效可做加分项,着重以实际项目为案例呈现。
- 作品集设计思路可用精简语言进行描述,以文案形式写出。
- 最好能够平时在一些平台上积累自己的作品,最后也方便面试官查看。
4. 项目
企业角度
具备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需要考察的是设计师在整个项目中发挥的作用。如果你曾经在小公司没有那么多环节的话,就尽量给出自己的思考,常保持批判性思维,需要体现的是设计师的自驱力价值。
企业希望考察候选人曾经在有难度的项目中起到的作用,是否有能力解决项目中的难题,是如何通过沟通协作的方法推进项目,并可能对标自己公司项目中遇到的问题来进行提问。
面试官基本会有两种面试方法:结构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后面面试中环节会细讲。
应聘者角度
以S(情境)T(任务)A(策略)R(结果)原则准备项目经历,选出一些较为难忘的经历,和困难的经历应对面试官的结构化面试。
项目中最好有整一个设计流程细节思考,包括需求分析、调研、系统输出、验证等节点的系统描述和可落地的策略。若没有完整的方法论支持,建议先完善自己执行的工作,再适当延展做项目时的自己的考量。
多以结构化思维讲述项目过程和用来回答面试官的问题,这样能让面试官认为你是一个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的人。
5. 企业
面试前必须明白你要面试的是一家什么企业,如果盲目的撒网投简历,结果人家第二天邀请你去面试你连人家做什么的都不知道的话,结果可想而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除了要了解公司的基本信息和产品外,我们还需要了解该公司的平台及未来发展,以及目前企业的发展状态。可以通过企查查 app 去了解一下详细的公司信息。
三、面试中
1. 面试官
有经验的面试官会采用结构化面试的方法来了解应聘者的能力,当然还有结构+非结构一起来,大家不要害怕,容我娓娓道来。
什么是结构化面试?
结构化面试是一种有框架、有标准的面试方法。结构化面试主要考量应聘者的3个匹配、6个维度的能力,分别是:职位匹配、团队匹配、企业文化匹配;知识维度、技能维度、能力维度、个性维度、动机维度、价值观维度。
设计面试问题
通常结构化面试会设计一套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会有以下的衡量标准:
- 这个问题背后,我们希望了解应聘者哪方面的素质或能力?
- 这个问题,在应聘者听完后,是否会马上意识到我们想了解内容?
- 这个问题这样问,应聘者容易造假吗?
- 对应聘者的回答,能否让他给出不是纯理论的分析,而是用具体实例来说明?或者让他所回答的内容,具有更好的操作性?
7类经典结构化面试问题
引入式问题:此类问题面试官用来寒暄拉近和应聘者的距离,给面试者轻松的氛围,并且能够通过寒暄了解应聘者的交通方式等信息,以便作参考。
行为式问题:此类问题用来了解一个人的过往行为来推断他将来的行为乃至结果。
例:王先生,麻烦你讲一个你认为你过去做的最好或者最差、非常成功或非常失败的一个经历、或实例。
智力应变式问题:开放性问题,或许没有标准答案,需要面试者自圆其说。
专业性问题:放到下面讲。
动机式问题:对应聘者的职业生涯提出质疑,如果表现的好,为什么要离职。此题考验的是面试者的忠诚度和跳槽动机,是否会因为同样的原因再次跳槽。同样还考察应聘者对自己职业规划是否清晰以及价值观。
虚拟情境式问题:
- 假如你入职了,你第一天会做什么事情?
- 当你的设计需要3个领导拍板,但是他们意见不同你会如何处理?
- 用户目标和业务目标起了冲突你会如何处理?
此时有能力的面试官会继续追问,AOR 追问法:
A:action 具体的解决方法与行动,最有效的方法是现场模拟实证。
O:other 其他的,其一,考察应聘者经验是否丰富,请问你是否还有别的方法处理这个问题;二是考察应聘者的应变能力。
R:realistic 现实可行的,面试官要边听面试者的回答和公司现状结合,看在本公司是否切实可行。
压迫式问题:用于测谎,一般会提问更多的为什么以及怎么做。
开放性随机个性问题 :通常在面试结尾面试官也会根据个人喜好进行一些问题提问,例如你喜欢去哪里旅行、平时爱好是什么、有没有做过自己觉得特别有意义的事、怎么看xxx这件事等等。
2. 应聘者
自我介绍,通常很多同学都不太会自我介绍,举个例子:
候选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