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几乎每天都有人在向我倾诉自己的迷茫或焦虑,于是我会听到很多类似这样的问题“面条我该如何做练习提高呢?”“婷姐我该不该去一线城市发展呢?感觉不知道何去何从”“拿到一个需求我不知道该怎么下手,怎么办婷姐?”等等。
这些类似的问题应该很多人也都想知道答案吧,那么今天我就从以下4个方面,统一为大家做一个解答和分析。
- 做练习的正确思路是怎么样的?
- 如何跳出思维的坑?
- 什么样的设计师比较吃香?
- 到底要不要去一线城市发展?
欢迎关注@TTTing1?的微信公众号「做设计的面条」,一个干货与文笔俱佳的美女设计师。
一. 做练习的正确思路到底是怎么样的?
我发现一个现象,很多新人做练习是怎么做的呢?大致有2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他特别喜欢自己在那里磨,不懂也不会问也不去找参考也不知道问谁,就想着能自己自由发挥,到最后时间都没了,但是图依旧没磨出来,反而把自己卡死了;另一种情况是他根本就不会去思考也不懂如何思考,所以每次一拿到需求就直接去抄去找参考,然后抄出来个几不像,甚至到最后图都做完了自己还是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做出来的。
但其实正确的做练习方法是什么样的呢?就是拿到一个文案后你得学会分析,如果没人给你文案你得学会自己去分析活动目的然后给出文案再做设计,接下来我将用以前给大家写文章专门做的一个圣诞节Banner举例说明:
比如,马上圣诞节要来了嘛,有一款不是大品牌的口红需要做活动(你就假想是网红要推出的一款口红好了),文案如下:
活动主题:惊艳圣诞Party
大标题:够红才够女王范儿
小标题:口红新品/限量发售
定位分析,先理解一下这个活动要表达的几个意思:
- 这是圣诞节活动
- 这是卖口红的圣诞节活动
- 买这只口红的人是梦想自己在圣诞Party上成为最受瞩目的那位女王的人
- 这只口红是新品,谁先买了谁就能抢一步体验当女王的感觉,价格多少是其次
- 买这只口红的人应该是爱玩的年轻少女或少妇,内心是渴望放纵渴望变美渴望变时尚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开始寻找灵感咯,我做了一张思维发散图,大家可以看一下:
根据以上思维发散图,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同一个文案或活动主题的设计是有很多种实现方法的,相当于高等数学里的排列组合一样,而我们做设计的时候呢,无非就是要权衡氛围的热闹程度以及我们想突出表现什么信息,比如:
你是想要画面热闹一点还是冷静一点?
你是想要画面时尚一点还是保守一点?
你是想要画面体现氛围多一点还是体现产品本身的功能或样式多一点?
你是想以卖货为主还是想以展示效果为主?
等等。总之,根据不同的方向所设计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比如,对于我来说的话,我更想要以体现氛围为主,我想要画面里出现模特代言一样的效果,那么接下来我就可以提取一些符合我要的定位方向的关键词来确定设计方向:我们分别从风格、形式、标题、配色来说明,如下所示:
风格:时尚镂空折纸。
形式:模拟打开礼盒的形式,仿佛是礼盒一打开就出现了一位红唇齿白的美女,手里还拿着口红。
标题:标题采用居左排版样式,加粗字体。
配色:红/绿/白。
基于以上的思考分析,我花半个小时自己做了一版banner图给大家简单演示下,如下图所示:
下面是GIF步骤图: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大多数时候,我们是不可能有那么好的运气,能找到与自己想要的效果完全匹配的模特或产品素材的,所以需要自己能结合手绘或合成等等方法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比如上面那个模特妹子的鹿角发卡和口红都是我后来添加上去的。
这里有一个建议,如果你是新人的话,因为你对整个流程行业规则其实是一点都不懂的,那么这个时候千万不要一开始就想着自由发挥了(除非你认为自己是天才,无师自通那种),比较可行的方式是先拿一些比较好的简单的作品开始临摹,记得每次临摹完之后总结输出一些内容用文档或笔记本记录下来,下次临摹的时候再回想一遍上次总结的知识,比如哪里做得不够好哪里比较满意,你都可以在下一次进行运用或改进,如此反复先坚持一段时间试试(比如一个月或更久更短你自己把握)。
等到你觉得自己有一定自我认知了再开始试着自由发挥,然后再去找更有难度的作品临摹+分析,循序渐进的增加难度,如此反复把他们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样下来一个是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更重要的一点你会养成思考的习惯,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一般我的每篇电商干货文章里都会带有大量优秀案例,有些个别的可能处于资源有限的原因算不上太优秀,但至少不会是不合格的,相当于我已经能够为你们筛选了一遍临摹作品了,这就避免了你花了很多时间临摹,但是你临摹的作品本身就不太合格,那不就坑爹了吗?
另外也许你们又会问什么样的作品是好作品,别担心,我以前就写过一篇如何分析一个Banner好坏的文章,你们可以参考下:《提高审美的前提!如何辨别一个BANNER的好坏?(附案例)》
Banner做好了,专题、首页、详情页都不是难事。
二. 如何跳出思维的坑?
当你学会分析和做练习后,你也该意识到有些关于思维的坑你得跳出去,我举个例子:
常年在外租房子住的人可能会有一个体会,很多人会买一些收纳箱,而且买的是塑料的收纳箱,因为它轻便/不担心发霉/强度好/价格便宜。我以前也是这样,会买好几个塑料的收纳箱,而且我发现周围的人也是这样,平时去逛超市我看到的也大多是塑料的收纳箱,于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以为收纳箱就是塑料的。
几年后我住进了自己的房子里,空间很宽广,采光也好,为了收拾屋子方便,我又新买了几个塑料收纳箱,一开始我没在意他们好不好看跟我的房间装饰搭不搭,我只是习惯性的买了它们。
后来我逛无印良品,逛宜家,逛商场,去别人家做客,看了越来越多的装修风格我才发现,原来收纳箱不止是有塑料的,还有金属的/木质的/布料的/竹编的/草编的/麻绳编的等等,各种形状材质大小的,好看的不得了,而且价格其实并不比那些塑料的收纳箱贵多少,但气质上却好很多,而那些塑料收纳箱不管怎么设计看起来总归是有一种幼稚和廉价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重新收拾书房把所有的塑料收纳箱都换成了竹编的、草编的、麻绳编的,整个屋子看起来果然协调舒服了不少(我想大概也只有设计师会在这方面这么强迫症了吧)。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我们不定期的得跳出一些固有思维的坑,比如我以前会去买那些塑料收纳箱,其实不是因为它好而是因为我看到周围的人都在用,而我不知道的是,我周围的人之所用是因为在外租房的人往往住的地方可能空间不是很大,采光也不会特别好,所以屋子会比较潮湿,并且他们经常面临搬家,而塑料不容易发霉而且也更便宜更轻便所以他们才选择了它们,但如果我换了一个环境生活思维方式却没有变那么过的生活也许还是跟以前一样没有质量的。
这就好比我前几天遇到一个向我请教问题的新人,他是报了一个线下电商培训班(学费2个月6980元),但是通过跟他聊天以及描述来看,那位老师的教课水平应该也是不怎么高的,而且常常教他们不懂的问题去问同学去自己在网上找参考资料自己教的东西确实不多。
然后我还发现了几个问题,他找了几个资料我看了一下时间全都是2012年左右的(现在已经是2017年了),而且他也发了很多她同学的作品给我看(她自己应该也能感觉到同学的作品质量很差,那么如果听老师的去问这些同学,能问到什么有营养的答案呢?),再一个他发了一个金属立体质感的字体效果给我看后,我说做得有点脏了,建议他去看下TGidea团队做的,我的言下之意是让他去分析和模拟他们的作品就会知道差距在哪了,因为这个团队的游戏页面和金属字体这些做得还是挺赞的。
金属质感的字体效果教程:《PS教程!教你创建炫酷的3D金属字体(素材已打包)》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一个人的思维是很容易受周围人的人影响的,尤其是很容易受教授你知识的人的思维影响的,如果你周围的人教授你知识的人思维层次高那你也不会差不到哪里去,但如果你周围的人你的老师整天只知道教你去昵图网挖素材,有事没事去腾讯课堂听那些东拼西凑的知识,你的审美你的思维估计也会跟上面提到的新人一样,你是很难做出好的东西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去接触更高层次的人,去到更高层次的地方,才能让自己跳出思维的坑。
三. 什么样的设计师比较吃香?
这个问题可能并没有唯一的答案,有人说有思想的设计师最吃香,也有人说懂营销的设计师最吃香,还有人说长得好看的设计师最吃香(哈哈~),总之你得有特点并且这个特点还能为你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那么就意味着你是吃香的设计师,那么我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呢?
下面我干脆以我的亲身经历说说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吧:
事情是这样的,我一直以来都挺喜欢飞利浦的产品的,家里的电动牙刷挂烫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