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ing1?:由三八妇女节演变而成的各种女人节/女生节/女王节/女神节让,接下来我就带大家看下,这些围绕着妇女节的专题页面可以怎么玩吧。
欢迎关注@TTTing1?的微信公众号「做设计的面条」,一个干货与文笔俱佳的美女设计师。
let’s go!!!
1. 同为女性,你过的是妇女节?女人节?女王节?女神节?or女生节?
进入正式话题之前,我们先来看几张照片,就拿几张范冰冰的各种照片形象举个例子来说,我简单排列了一下,大家将就着看看对比和差距。。
我想当你们看完这些照片后,内心应该有一些感官的印象和想法了,接下来,我就站在一个电商人的角度,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这5种女性称谓所对应的5种人群的基本特征(这些都是为我讲后面的电商设计做铺垫的):
妇女:更多的是代指已婚的60岁以下的成年女性,听起来也不是非常时髦和新潮的一类人群,她们可能还肩负着一大堆家务,带孩子之类的琐事,所以自然也就不太精于打扮,经济上可能也不会太富裕(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暴发户的家庭主妇也是比较有钱的),所以无论是网购能力还是网购认知也都有限。
女人:更多的是代指28岁以上的新时代女性,这个阶段的她们无论成家与否,心理上都已经趋于成熟了,有自己的小事业也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也对生活品质拥有更高的追求,舍得为自己心爱的事物投资,也拥有自己的生活见解,不会那么冲动,可能在购物上更趋于理性。
女王:这是对高高在上的女性的一种称谓,无关年龄,关系的是一种霸气外漏的气场和气质,想象一下超模走T台的样子。。。仿佛全天下的人都是她的子民,男人们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符合这种称谓的女人,买买买起来毫不手软,收礼物却通常可以收到手软只要她们愿意,这估计也是绝大多数网购女人最想拥有的称谓,你们看天猫每次起的活动名称就知道了,只能说他们的确是善于投其所好了~
女神:女神这个词其实不太有年龄限制,甚至样貌/身材/职业/背景等都没有什么限制,因为每个人对待女神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女人即使不漂亮但是却很有才华也是可能会被当作女神对待的。
现代社会有个现象就是,很多人都倾向于把自己认可的女性称为女神,虽然其他人可能认为不漂亮,或者不认可,但毋庸置疑的是,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女神,你在那些欣赏你的人眼里都是有魅力的/漂亮的。
女神可以代表一种外貌美,也可以代表一种信仰,一种奋斗的目标,总之它代表的是一种自己想要却又暂时得不到的东西。
女生:姑且指的是14岁到28岁的女性吧(14岁以下那都是女孩子了啦),这个年龄阶段的她们是最具活力的,外貌和身体都像含苞待放的花朵,心理上不算特别成熟,所以也最容易产生冲动的情绪;
她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最强,会产生许多新奇的想法,这个阶段的女生刚刚学会爱美,却苦于没有太多经济实力,所以大多数比较倾向于购买好看新奇但又比较有性价比的事物,但同时,这个阶段的女生也是男人们和家长们最宠爱的一个群体,自然也舍得为她们花钱投资等。
2. 你知道自己的店铺/商品/品牌在3月8日这一天适合往哪个节日活动方向走吗?
以下,我从品类/定位和行业三个方向简单给大家分析一下:
从品类看:比如服饰鞋包/美妆护肤/母婴辅食/户外健身/家居家电/礼品鲜花/图书音频/生鲜水果/数码家电/食品保健等;
不同的品类适合的节日方向是不一样的,比如母婴辅食等用在“妇女节”“女人节”等活动可能都是可以的,但是用在“女生节”就有点奇怪了嘛,要不成了未婚先孕了嘛你说是不是。。。
而像这些服饰鞋包/美妆护肤/家居家电/礼品鲜花/生鲜水果/数码家电/视频保健等等都是比较不受限制的品类,随便用在哪个38节日都是可以的。
从定位看:比如奢侈/高端/中高端/中低端/低端/平价/地摊;
举个例子,你很难把奢侈/高端等字眼和“妇女”联想在一块,就好比你很难把地摊/平价/低端等字眼跟“女神”“女王”联想到一块,所以不同的称谓所对应的品牌定位是不一样的,而“女人”和“女生”算是比较中立的群体,他们既可以富有到能消费奢侈品,也可以节省到消费地摊货,还有一些拥有女王的心却只有普通女人或女生的命的人,也是既可能消费高价商品,也有可能消费低价商品的。
从行业看:比如旅游/房地产/餐饮/制造业/医疗/美容/健身/家政;
先想一想,妇女群体会热衷于旅游吗?女生群体会热衷于关注房地产和制造业吗?女人和女神群体会热衷于关注家政行业吗?
按常理来说,当然不会。
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去鼓励妇女群体关注自己的形象或打情感牌说他们幸苦了也该给自己放个假看看外面的世界了,也许也能勾起他们出去旅游的欲望;
去鼓励女生趁早学会理财学会经济独立从而做新一代的时尚女性掌握自己的人生,房子要自己买,没准也能刺激她们的购房欲望,或者鼓励家长为爱女或鼓励男票给心爱的女生趁早准备一个温暖的家,也是可行的方向。
去鼓励女人和女神偶尔地享受独处,放下手里的工作慢下来去享受做家务或做饭的悠闲自得也是一种放空自我的方式,没准也把她们欢喜的不得了。
所以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辩证地去看待的,一切的运营玩法无非就是建立在对人性的洞察和理解需求的基础之上。
所以其实,当你清楚了自己所在的位置,也就可以知道自己想要和适合玩这五种女性类别的其中的哪一种了从而也就确定这次活动运营的玩法和设计的调性了。
然后据我分析查看了近100个三八相关的页面后发现,商家最喜欢玩的分别是女王节/女生节/女神节,而妇女节和女人节的活动相对少很多。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3. 这五个节日方向可以有哪些玩法和设计方向?
电商设计师需要明白一点,无论你是要做高大上还是做热闹促销的页面,都应该是从需求定位方向出发的,有些页面你觉得看起来很丑或俗气不符合你的审美,却不一定意味着它不优秀,有些页面看起来非常高大上完美无瑕却也不一定意味着它是一个好设计,这就是电商设计区别于其他设计的地方:电商设计实际上是要投受众之所好的,是要在尽可能看着舒服用着也舒服的前提下不惜一切代价地以卖货为目的的。
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再来看3月8号的这些节日的不同玩法和设计方向吧(关于设计排版之类的文章我在以前讲过很多了,不懂得就去翻往期好文吧,这次的文章主要讲运营方向和定位的知识,不会讲非常细致的设计方面的知识):
(1)妇女节是怎么玩的?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活动基调确定是要定位妇女节,那么首先你需要明白你的店铺你的商品是不是面向的妇女或者跟妇女联系比较紧密的其他人群,比如他们的丈夫朋友父母等。
因为根据前面对妇女人群的分析,这个群体大多是不太时尚的,也是不太有高品位的,无论是页面还是广告,一般更适用于投放在一些小城镇或者偏远地区。
实际上花瓣除了找图以外,还有另外一种功能,虽然你不一定能在那里搜索到最好看的页面,却能了解到当前的电商设计趋势,比如你现在去花瓣搜索38妇女节,会发现基本不出现正真的三八妇女节页面了,基本全都被女生节/女神节/女人节替代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根本原因在于花瓣的所有页面都是人为按照喜好或需要采集的,时代在进步,更重要的是那些深爱马云的狂爱网购的女人们谁会愿意被别人称作是妇女啊,分分钟不给你送钱了信不信,运营们也是深知这点的,所以就宠着惯着她们一口一个女生/女神/女王的喊,然后她们就开开心心地把钱掏呗(都是套路。。。)
如果你真的要看妇女节页面,也许可以去国企或者政府机关的页面去看看。
再不行的话就去昵图看看。。。。。那里应该有你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