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蛙出去一天了怎么还不回来?
我蛙怎么不出门就知道看书?
我蛙一回来就背着我写信也不让我看。
我蛙你在外面还好吗……
相信最近你们的朋友圈也被这样一只小绿蛙给刷爆了吧。
没错,这是最近出现的又一现象级手游,它的名字叫做《旅行青蛙》。
就是这么一只简单的小青蛙,连续两天霸占了笔者的朋友圈。在朋友与朋友圈的推荐下,尝试了一下这款被称为佛系游戏的APP,没想到游戏简单到一开始笔者都以为下载了盗版的应用。
那么这款超简单的游戏,是如何成为了继王者农药、吃鸡游戏、跳一跳等游戏之后,变成朋友圈的榜首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客观看待这款游戏。
一. 游戏玩法
这款游戏的游戏规则超简单,简明扼要。就是你养了一只爱旅行(一言不合就出走)的青蛙儿子,看它心情,有时候会远走高飞,有时候又会在家看书写信,它回来可能会随心带给你礼物,也可能杳无音信地失踪好多天,而用户只能乖乖的选择等待它的消息。
而游戏场景也是非常简单,只有院子和房间两个场景,用户可以定期割草,可以用来购买粮食。蛙儿子有时候比较宅,可以填充它的行囊,不久它就会外出旅行了,如果长时间不回家的话可以在桌子上放食物,可以催它早点回家。
△ 游戏场景
有的蛙可能喜欢看书,有的蛙喜欢削木头,有的蛙喜欢写日记……
可以偷看它写好的日记,也可以翻阅它到处旅游的写真,偶尔还会有小动物会来做客。
游戏的玩法就是如此简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试试毒。
二. 社会背景
这是一款简单至极的游戏,但是它的出现也反映出某些问题,而在用户眼里,这样的游戏,更大程度上映射的是自己。
1. 游戏背景
该游戏属于一款轻游戏,是由日本游戏公司HitPoint出品,不知道大家对于《猫咪后院》这款游戏有没有印象,没错,同样也是出自这家公司之手,是不是觉得两者游戏的风格非常接近呢。《猫咪后院》同样也是一款轻游戏(也有称为轻度游戏),曾获得1500万的下载量。据了解,这家HitPoint公司其实也就10来名员工。
2. 社会背景
了解了游戏背景之后,不由得存在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款简单的游戏,是什么催生了这类型的游戏呢?
这里还不得不提到「治愈系」一词,于上世纪90年代,日本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让人们开始出现不安、紧张、焦虑等等的情绪问题,加之社会种种矛盾的激化,经济压力的紧张,迫使了一些治愈系类型的诞生。除了治愈系游戏,还有治愈系的动漫产业与影视剧产品。
而反观如今的中国社会,近年来的「晒最后一批18岁」、「90后佛系生活」浪潮等,也突显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下,人们所承受的种种压力与不满情绪。在日益发展的热闹都市中,孤独、空虚的精神世界是许多人无处安放与诉说的情感。
有多少人渴望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却无奈身后是家庭与事业;有多少人渴望无拘无束的生活,却无奈身后是房贷与车贷。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能够治愈人们心灵,填充某一块空虚之地的产物,必然会成为一种爆款。
△ 依然位居排行榜首位
三. 火爆原因
一款火爆的产品或游戏,都有其火爆的原因,但是归根结底都离不开产品价值与用户需求。没有一款产品是完美的,但是火爆的产品都能够贴近用户需求,解决用户的痛点与痒点,否则产品本身的存在意义又在哪里?
△ 近七日搜索指数超越吃鸡游戏和王者农药
那我们就从用户诉求和游戏玩法等因素来分析下游戏火爆的缘由。
1. 用户诉求
观念吻合
佛系生活的概念,自去年年底在网络突然开始走红,佛系生活已然成为许多人所追求的一种「与世无争,无欲无求」的生活态度。其实这种态度与观念并不是十分可取的,说白了不是不争,是争不过,但却是必然存在。由于社会生活的高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日益增长的压力,使得一些人开始以「与世无争」的姿态表达自身压抑的不满情绪。
满足感与成就感
朋友圈晒的是什么?其实朋友圈晒的本质是用户自己,这是一种用户想表达自己感受的行为。从心理学角度上看,人本身就是孤独的个体,希望通过他人的认同、社会的认同来达到证明自己的目的,所以这也是所有社交属性平台搭建的基础之一。用户需要得到认同的满足感和被别人称赞的那种成就感。
通过晒蛙的行为,来换取他人的称赞与认同,更是成为了一种可以「炫耀」的资本,还有和父母辈喜欢晒娃的那种成就感。
△ 图片来自朋友圈
专属感与独一性
这款游戏独特的专属性、特殊性,让用户感觉到了归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青蛙,都有独一无二的爱称,激发越来越多人投身到养蛙行业中,也是养成类游戏吸引用户的特定因素之一。它独特的存在,是否在你心里觉得它是属于你的呢?
情感寄托
《旅行青蛙》的成功除了它的萌系和佛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唤醒用户的情感寄托。
它就像是一个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动不动就离家出走,不听话,让身为「父母」的你操碎了心。
你会担心它整天不出门,变成一个死宅而念念叨叨。
你会担心它一去不回,害怕它在外面无依无靠,过得是否安好而担心难眠。
你会开心收到它的每一张明信片,开心地领下它带给你的手信,开心地翻阅它的小日记本,每天通过发朋友圈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如同许多公众号所言,这款游戏更像是一面镜子,而我们在看镜子里的自己。
与《恋与制作人》所寄托的「完美爱情」不同的,对许多玩家来说,寄托在蛙身上的情感,会不会在某种程度上让你感受到了从前从父母那里听来的话语,「儿行千里母担忧,养儿方知父母恩啊」。这对于许多游离在外多年的子辈们,这更是一款可以寄托和表达自己思念情感的游戏。
2. 游戏玩法
简单上手
相比于吃鸡游戏这种重度游戏,旅行青蛙更趋于贴近「跳一跳」,是属于轻游戏,不需要玩家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练习熟悉。
笔者是游戏爱好者,所以对于游戏的难度性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玩家都能够接受,甚至花时间去感受。吃鸡游戏需要玩家对操作性和空间感要求较大,王者荣耀对于玩家的技巧性要求也比较大,再比如前段时间霸占榜首的QQ飞车,也是需要大量的游戏经验驾驭成熟后才能够尽情飙车。
而旅行青蛙与跳一跳都是可直接上手的游戏,即便手残党、小学生或是老人家都能够一碰就会,游戏门槛极低,对于手机性能要求也不高。
△ 游戏操作指示图
简洁易懂
旅行青蛙的画风偏简洁,更是给人带来萌萌的感觉,朴素的配色让人觉得看久了也相当舒服,游戏的颜值就摆在这里了,加之轻快的BGM,让人觉得惬意和放松。
还有不同于王者农药许多复杂的游戏特效、恋与制作人追求的唯美画风。而只有两个场景画面的游戏,也能够即时看到我蛙的生活。
省时省事
这个社会节奏本身就非常快,需要我们投身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形态下,旅行青蛙所突显出来的「悠闲」优势就变得格外吸引人。
从CF、DOTA、英雄联盟的每局游戏时长30-60分钟,再到王者荣耀游戏的每局平均时长约为20分钟,人们不仅看中游戏的简易学习程度,还有也限制于设备的便捷性,人们的碎片化时间消遣方式,从PC端逐渐转移到移动端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你可以不用整天盯着游戏看,只需要偶尔关心一下你的蛙宝宝即可。
收集/成就/趣味
许多用户对于养成游戏肯定非常熟悉,养成游戏有几大特点:收集、养成、成就。
通过一步一步的收集,一步一步的成长,每次都能给用户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和体验。正如青蛙旅行之后带回来的朋友、写真,都是那么的不同,你会慢慢了解你蛙去了哪里玩,遇见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渐渐填充用户的好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