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js 即控制层(C),也叫业务逻辑层;
page.js 中的data属性,即数据模型层(M);
page.wxml 即展现层(V);
page.wxss 即css,增强展现层效果。
通过业务逻辑层(C),修改data属性(M),从而在展现层(V)中展示。
即MVC设计模式。
一、数据绑定
首先看一下Page页面的MVC 流程结构图
如果在 data 中定义了某个变量,比如
Page({ data:{ title: '小程序实战教程', desc: '视图层—WXML' } })
在页面中通过 {{title}},即可展示效果,如下动图:
二、数据绑定常用语法
2.1,内容
<view> {{ message }} </view>
2.2,组件属性(需要在双引号之内)
和内容一样
<view id="item-{{id}}"> </view>
2.3,控制属性
<view wx:if="{{condition}}"> </view>
2.4,关键字(需要{{ }}内)
true:boolean 类型的 true,代表真值。
false: boolean 类型的 false,代表假值。
<checkbox checked="{{false}}"> </checkbox>
注意:不要直接写 checked="false",其计算结果是一个字符串,转成 boolean 类型后代表真值。
2.5,三元运算
<view hidden="{{flag ? true : false}}"> Hidden </view>
2.6,算数运算
<view> {{a + b}} + {{c}} + d </view>
2.7,字符串运算
<view>{{"hello" + name}}</view>
2.8,数据路径运算
对于object类型,可以通过object.key获取值;
对于array类型,可以通过下标index获取值,index从0开始
<view>{{object.key}} {{array[0]}}</view>
代码和效果图:
三、逻辑渲染语法
3.1,逻辑判断 wx:if
<view wx:if="{{length > 5}}"> </view>
或者
<view wx:if="{{length > 5}}"> 1 </view>
<view wx:elif="{{length > 2}}"> 2 </view>
<view wx:else> 3 </view>
block wx:if
<block wx:if="{{true}}">
<view> view1 </view>
<view> view2 </view>
</block>
3.2,wx:for
默认数组的当前项的下标变量名默认为 index,数组当前项的变量名默认为 item 。也可以通过 wx:for-index 和 wx:for-item 指定。
<view wx:for="{{array}}">
{{index}}: {{item.message}}
</view>
指定
<view wx:for="{{array}}" wx:for-index="idx"wx:for-item="itemName">
{{idx}}: {{itemName.message}}
</view>
block wx:for
<block wx:for="{{[1, 2, 3]}}">
<view> {{index}}: </view>
<view> {{item}} </view>
</block>
3.3,wx:key
如果列表中项目的位置会动态改变或者有新的项目添加到列表中,并且希望列表中的项目保持自己的特征和状态(如 <input/> 中的输入内容,<switch/> 的选中状态),需要使用 wx:key 来指定列表中项目的唯一的标识符。
wx:key 的值以两种形式提供
1)字符串,代表在 for 循环的 array 中 item 的某个 property,该 property 的值需要是列表中唯一的字符串或数字,且不能动态改变。
2)保留关键字 *this 代表在 for 循环中的 item 本身,这种表示需要 item 本身是一个唯一的字符串或者数字
当数据改变触发渲染层重新渲染的时候,会校正带有 key 的组件,框架会确保他们被重新排序,而不是重新创建,以确保使组件保持自身的状态,并且提高列表渲染时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