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kedu视频
  • 平面设计
  • 电脑入门
  • 操作系统
  • 办公应用
  • 电脑硬件
  • 动画设计
  • 3D设计
  • 网页设计
  • CAD设计
  • 影音处理
  • 数据库
  • 程序设计
  • 认证考试
  • 信息管理
  • 信息安全
菜单
linkedu.com
  • 网页制作
  • 数据库
  • 程序设计
  • 操作系统
  • CMS教程
  • 游戏攻略
  • 脚本语言
  • 平面设计
  • 软件教程
  • 网络安全
  • 电脑知识
  • 服务器
  • 视频教程
  • JavaScript
  • ASP.NET
  • PHP
  • 正则表达式
  • AJAX
  • JSP
  • ASP
  • Flex
  • XML
  • 编程技巧
  • Android
  • swift
  • C#教程
  • vb
  • vb.net
  • C语言
  • Java
  • Delphi
  • 易语言
  • vc/mfc
  • 嵌入式开发
  • 游戏开发
  • ios
  • 编程问答
  • 汇编语言
  • 微信小程序
  • 数据结构
  • OpenGL
  • 架构设计
  • qt
  • 微信公众号
您的位置:首页 > 程序设计 >C语言 > C++设计模式之职责链模式

C++设计模式之职责链模式

作者: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7-05-28

通过本文主要向大家介绍了c++设计模式,c++设计模式pdf,c++设计模式视频教程,c++设计模式视频,c++设计模式面试题等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支持linkedu.com www.linkedu.com

前言

最近心情很差,因为生活,因为工作;所以想请几天假去丽江玩玩。就向项目经理提交了休假申请,我的项目经理向项目主管提交了我的休假申请,项目主管向部门经理提交了我的休假申请;最后,部门经理同意了我的休假申请。是的,一个简单的休假申请,需要这么复杂的流程,这也是一个公司保证它正常运行的必要。如果部门经理休假了,那么我的休假申请由谁审批呢?这个时候由项目主管代替部门经理进行审批。一个休假申请的审批制度有着严格的要求。而在处理这个请假审批时,各个人员就好比在一条链上的节点,我不知道我的请求由谁审批,但是,我的请求最终会有人来处理的。而这样的一种行为,就好比我今天需要总结的职责链模式一样。

什么是职责链模式?

在GOF的《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一书中对职责链模式是这样说的: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直到有一个对象处理它为止;如下图:

对于每个角色,他们都有他们的职责;当我提交了休假申请时,项目经理需要判断,看看自己能否处理,如果休假超过了2个小时,那么项目经理就不能处理了;项目经理将这个请求提交到项目主管,项目主管判断部门经理在不在,如果部门经理在,项目主管就不能处理了;最后,我的休假申请就到了部门经理那里了,由他亲自审批。可以很明显的看到,项目经理、项目主管和部门经理都有可能处理我的休假申请,我的请求沿着这条链一直走下去,直到有人处理了我的请求。

UML类图

Handler:定义了一个处理请求的接口;其它类如果需要处理相同的请求,可以实现该接口就好了;
ConcreteHandler:处理它所负责的请求,如果可处理该请求,就处理掉这个请求;否则将该请求转发给它的下一个可以处理该请求的对象,所以它必须能访问它的下一个可以处理同样请求的对象;
Client:向处理对象提出具体的请求。

当客户提交一个请求时,请求沿着一条链传递,直至有一个ConcreteHandler对象负责处理它。

使用场合

1.有多个的对象可以处理一个请求,由哪个对象处理该请求是在运行时刻自动确定的;
2.如果想在不明确指定接收者的情况下,向多个对象中的一个提交一个请求;
3.可以处理一个请求的对象集合应被动态指定。

代码实现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SAFE_DELETE(p) if (p) { delete p; p = NULL; }
 
class HolidayRequest
{
public:
     HolidayRequest(int hour) : m_iHour(hour){}
     int GetHour() { return m_iHour; }
private:
     int m_iHour;
};
 
// The holiday request handler interface
class Manager
{
public:
     virtual bool HandleRequest(HolidayRequest *pRequest) = 0;
};
 
// Project manager
class PM : public Manager
{
public:
     PM(Manager *handler) : m_pHandler(handler){}
     bool HandleRequest(HolidayRequest *pRequest)
     {
          if (pRequest->GetHour() <= 2 || m_pHandler == NULL)
          {
               cout<<"PM said:OK."<<endl;
               return true;
          }
          return m_pHandler->HandleRequest(pRequest);
     }
private:
     Manager *m_pHandler;
};
 
// Department manager
class DM : public Manager
{
public:
     DM(Manager *handler) : m_pHandler(handler){}
     bool HandleRequest(HolidayRequest *pRequest)
     {
          cout<<"DM said:OK."<<endl;
          return true;
     }
 
     // The department manager is in?
     bool IsIn()
     {
          return true;
     }
private:
     Manager *m_pHandler;
};
 
// Project supervisor
class PS : public Manager
{
public:
     PS(Manager *handler) : m_pHandler(handler){}
     bool HandleRequest(HolidayRequest *pRequest)
     {
          DM *pDM = dynamic_cast<DM *>(m_pHandler);
          if (pDM != NULL)
          {
               if (pDM->IsIn())
               {
                    return pDM->HandleRequest(pRequest);
               }
          }
          cout<<"PS said:OK."<<endl;
          return true;
     }
private:
     Manager *m_pHandler;
};
int main()
{
     DM *pDM = new DM(NULL);
     PS *pPS = new PS(pDM);
     PM *pPM = new PM(pPS);
     HolidayRequest *pHolidayRequest = new HolidayRequest(10);
     pPM->HandleRequest(pHolidayRequest);
     SAFE_DELETE(pHolidayRequest);
 
     pHolidayRequest = new HolidayRequest(2);
     pPM->HandleRequest(pHolidayRequest);
 
     SAFE_DELETE(pDM);
     SAFE_DELETE(pPS);
     SAFE_DELETE(pPM);
     SAFE_DELETE(pHolidayRequest);
}</div>

优缺点

1.降低耦合度;职责链模式使得一个对象不用知道是哪一个对象处理它的请求。对象仅需要知道该请求会被正确的处理。接收者和发送者都没有对方的明确的信息,且链中的对象不需要知道链的结构;

2.增强了给对象指派职责的灵活性;当在对象中分派职责时,职责链给你更多的灵活性。你可以通过在运行时对该链进行动态的增加或修改来增加或改变处理一个请求的那些职责;

3.不保证被接受,既然一个请求没有明确的接收者,那么就不能保证它一定会被处理;该请求可能一直到链的末端都得不到处理。一个请求也可能因该链没有被正确配置而得不到处理。

总结

职责链模式在实现时,需要处理好它的后继者的问题,就是说,如果我不处理这个请求,那么我将把这个请求发给谁去处理呢?同时,职责链模式在实现时,它的链的形状并不是由职责链本身建立和维护的,而是由客户进行创建的,由客户指定每一个处理者的后继者是谁。这就大大的提高了职责链的灵活性。在实际中,我们也可以将职责链模式与组合模式相结合,一个构件的父构件可以作为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好友复制网址打印

您可能想查找下面的文章:

  • 深入理解C++之策略模式
  • C++设计模式之工厂模式
  • C++设计模式编程中简单工厂与工厂方法模式的实例对比
  • 详解C++设计模式编程中对访问者模式的运用
  • 深入解析C++设计模式编程中解释器模式的运用
  • C++设计模式编程之Flyweight享元模式结构详解
  • 详解C++设计模式编程中责任链模式的应用
  • C++设计模式编程中使用Bridge桥接模式的完全攻略
  • C++设计模式编程中的迭代器模式应用解析
  • 深入剖析设计模式中的组合模式应用及在C++中的实现

相关文章

  • 2017-05-28基于VC实现的网络监听功能程序实例
  • 2017-05-28C++ vector删除符合条件的元素示例分享
  • 2017-08-27图像旋转(1.8编程基础之多维数组)
  • 2017-05-28c++中处理相关数学函数
  • 2017-05-28C++实现邮件群发的方法
  • 2017-05-28VC++开发中完美解决头文件相互包含问题的方法解析
  • 2017-05-28详解C语言中的fopen()函数和fdopen()函数
  • 2017-05-28最小生成树算法之Prim算法
  • 2017-11-18使用opencv把图片拼接成视频
  • 2017-05-28C++设置系统时间及系统时间网络更新的方法

文章分类

  • JavaScript
  • ASP.NET
  • PHP
  • 正则表达式
  • AJAX
  • JSP
  • ASP
  • Flex
  • XML
  • 编程技巧
  • Android
  • swift
  • C#教程
  • vb
  • vb.net
  • C语言
  • Java
  • Delphi
  • 易语言
  • vc/mfc
  • 嵌入式开发
  • 游戏开发
  • ios
  • 编程问答
  • 汇编语言
  • 微信小程序
  • 数据结构
  • OpenGL
  • 架构设计
  • qt
  • 微信公众号

最近更新的内容

    • C语言实现字母大小写转换的方法
    • Prim(普里姆)算法求最小生成树的思想及C语言实例讲解
    • 解析使用C++编写无错代码的方法技巧
    • 详解C++中赋值和输入输出语句的用法
    • C++的sstream标准库详细介绍
    • 简易Dota改键外挂程序制作
    • C++你可能不知道地方小结
    • C++中vector容器使用详细说明
    • C++11的新特性简单汇总介绍 (一)
    • C语言中的malloc使用详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202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linkedu.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