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本文主要向大家介绍了两个栈实现一个队列,栈和队列,栈和队列的共同点是,栈和队列的区别,栈和队列的共同特点是等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支持linkedu.com www.linkedu.com
两年前从网上看到一道面试题:用两个栈(Stack)实现一个队列(Queue)。觉得不错,就经常拿来面试,几年下来,做此题的应该有几十人了。通过对面试者的表现和反应,有一些统计和感受,在此做个小结。
用C++描述,题目大致是这样的:
已知下面Stack类及其3个方法Push、Pop和 Count,请用2个Stack实现Queue类的入队(Enqueue)出队(Dequeue)方法。
上述思路,有些变种,如:
入队时,先判断s1是否为空,如不为空,说明所有元素都在s1,此时将入队元素直接压入s1;如为空,要将s2的元素逐个“倒回”s1,再压入入队元素。
出队时,先判断s2是否为空,如不为空,直接弹出s2的顶元素并出队;如为空,将s1的元素逐个“倒入”s2,把最后一个元素弹出并出队。
有些人能同时想到大众方法和变种,应该说头脑还是比较灵光的。
相对于第一种方法,变种的s2好像比较“懒”,每次出队后,并不将元素“倒回”s1,如果赶上下次还是出队操作,效率会高一些,但下次如果是入队操作,效率不如第一种方法。我有时会让面试者分析比较不同方法的性能。我感觉(没做深入研究),入队、出队操作随机分布时,上述两种方法总体上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应该相差无几(无非多个少个判断)。
真正性能较高的,其实是另一个变种。即:
入队时,将元素压入s1。
出队时,判断s2是否为空,如不为空,则直接弹出顶元素;如为空,则将s1的元素逐个“倒入”s2,把最后一个元素弹出并出队。
这个思路,避免了反复“倒”栈,仅在需要时才“倒”一次。但在实际面试中很少有人说出,可能是时间较少的缘故吧。
以上几个思路乍看没什么问题了,但其实还是有个细节要考虑的。其实无论什么方法和情况,都要考虑没有元素可供出队时的处理(2个栈都为空的时候,出队操作一定会引起异常)。在实际写代码时,忽略这些判断或异常处理,程序会出现问题。所以,能不能考虑到这些细节,也体现了个人的素养。
个人感觉,这道题确实有助于我鉴别应聘的人。但对于面试,毕竟还是要看面试者的综合素质,一道(或几道)题定生死不可取。
</div>
用C++描述,题目大致是这样的:
已知下面Stack类及其3个方法Push、Pop和 Count,请用2个Stack实现Queue类的入队(Enqueue)出队(Dequeue)方法。
上述思路,有些变种,如:
入队时,先判断s1是否为空,如不为空,说明所有元素都在s1,此时将入队元素直接压入s1;如为空,要将s2的元素逐个“倒回”s1,再压入入队元素。
出队时,先判断s2是否为空,如不为空,直接弹出s2的顶元素并出队;如为空,将s1的元素逐个“倒入”s2,把最后一个元素弹出并出队。
有些人能同时想到大众方法和变种,应该说头脑还是比较灵光的。
相对于第一种方法,变种的s2好像比较“懒”,每次出队后,并不将元素“倒回”s1,如果赶上下次还是出队操作,效率会高一些,但下次如果是入队操作,效率不如第一种方法。我有时会让面试者分析比较不同方法的性能。我感觉(没做深入研究),入队、出队操作随机分布时,上述两种方法总体上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应该相差无几(无非多个少个判断)。
真正性能较高的,其实是另一个变种。即:
入队时,将元素压入s1。
出队时,判断s2是否为空,如不为空,则直接弹出顶元素;如为空,则将s1的元素逐个“倒入”s2,把最后一个元素弹出并出队。
这个思路,避免了反复“倒”栈,仅在需要时才“倒”一次。但在实际面试中很少有人说出,可能是时间较少的缘故吧。
以上几个思路乍看没什么问题了,但其实还是有个细节要考虑的。其实无论什么方法和情况,都要考虑没有元素可供出队时的处理(2个栈都为空的时候,出队操作一定会引起异常)。在实际写代码时,忽略这些判断或异常处理,程序会出现问题。所以,能不能考虑到这些细节,也体现了个人的素养。
个人感觉,这道题确实有助于我鉴别应聘的人。但对于面试,毕竟还是要看面试者的综合素质,一道(或几道)题定生死不可取。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