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本文主要向大家介绍了堆排序详解,堆排序c语言实现,java实现堆排序,堆排序实现,堆排序c 实现等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支持linkedu.com www.linkedu.com
堆排序(Heap Sort)只需要一个记录大小的辅助空间,每个待排序的记录仅占有一个存储空间。
(1)基本概念
a)堆:设有n个元素的序列:
{k1, k2, ..., kn}
对所有的i=1,2,...,(int)(n/2),当满足下面关系:
ki≤k2i,ki≤k2i+1
或 ki≥k2i,ki≥k2i+1
这样的序列称为堆。
堆的两种类型:
根结点最小的堆----小根堆。
根结点最大的堆----大根堆。
根结点称为堆顶,即:在一棵完全二叉树中,所有非叶结点的值均小于(或均大于)左、右孩子的值。
b)堆排序:是一种树型选择排序,特点是,在排序过程中,把R[1..n]看成是一个完全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利用完全二叉树双亲结点和孩子结点的内在关系,在当前无序区中选择关键字最大(最小)的记录。
2)堆排序步骤:
1、从k-1层的最右非叶结点开始,使关键字值大(或小)的记录逐步向二叉树的上层移动,最大(或小)关键字记录成为树的根结点,使其成为堆。
2、逐步输出根结点,令r[1]=r[i](i=n,,n-1,...,2),在将剩余结点调整成堆。直到输出所有结点。我们称这个自堆顶到叶子的调整过程为“筛选”。
(3)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1、如何由一个无序序列建成一个堆;
2、输出一个根结点后,如何将剩余元素调整成一个堆。
将一个无序序列建成一个堆是一个反复“筛选”的过程。若将此序列看成是一个完全二叉树,则最后一个非终端结点是第floor(n/2)个元素,由此“筛选”只需从第floor(n/2)个元素开始。
堆排序中需一个记录大小的辅助空间,每个待排的记录仅占有一个存储空间。堆排序方法当记录较少时,不值得提倡。当n很大时,效率很高。堆排序是不稳定的。
堆排序的算法和筛选的算法如第二节所示。为使排序结果是非递减有序排列,我们在排序算法中先建一个“大顶堆”,即先选得一个关键字为最大的记录并与序列中最后一个记录交换,然后对序列中前n-1个记录进行筛选,重新将它调整为一个“大顶堆”,然后将选得的一个关键字为最大的记录(也就是第一个元素)与当前最后一个记录交换(全局看是第n-1个),如此往复,直到排序结束。由到,筛选应按关键字较大的孩子结点向下进行。
堆排序的算法描述如下:
</div> </div>
(1)基本概念
a)堆:设有n个元素的序列:
{k1, k2, ..., kn}
对所有的i=1,2,...,(int)(n/2),当满足下面关系:
ki≤k2i,ki≤k2i+1
或 ki≥k2i,ki≥k2i+1
这样的序列称为堆。
堆的两种类型:
根结点最小的堆----小根堆。
根结点最大的堆----大根堆。
根结点称为堆顶,即:在一棵完全二叉树中,所有非叶结点的值均小于(或均大于)左、右孩子的值。
b)堆排序:是一种树型选择排序,特点是,在排序过程中,把R[1..n]看成是一个完全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利用完全二叉树双亲结点和孩子结点的内在关系,在当前无序区中选择关键字最大(最小)的记录。
2)堆排序步骤:
1、从k-1层的最右非叶结点开始,使关键字值大(或小)的记录逐步向二叉树的上层移动,最大(或小)关键字记录成为树的根结点,使其成为堆。
2、逐步输出根结点,令r[1]=r[i](i=n,,n-1,...,2),在将剩余结点调整成堆。直到输出所有结点。我们称这个自堆顶到叶子的调整过程为“筛选”。
(3)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1、如何由一个无序序列建成一个堆;
2、输出一个根结点后,如何将剩余元素调整成一个堆。
将一个无序序列建成一个堆是一个反复“筛选”的过程。若将此序列看成是一个完全二叉树,则最后一个非终端结点是第floor(n/2)个元素,由此“筛选”只需从第floor(n/2)个元素开始。
堆排序中需一个记录大小的辅助空间,每个待排的记录仅占有一个存储空间。堆排序方法当记录较少时,不值得提倡。当n很大时,效率很高。堆排序是不稳定的。
堆排序的算法和筛选的算法如第二节所示。为使排序结果是非递减有序排列,我们在排序算法中先建一个“大顶堆”,即先选得一个关键字为最大的记录并与序列中最后一个记录交换,然后对序列中前n-1个记录进行筛选,重新将它调整为一个“大顶堆”,然后将选得的一个关键字为最大的记录(也就是第一个元素)与当前最后一个记录交换(全局看是第n-1个),如此往复,直到排序结束。由到,筛选应按关键字较大的孩子结点向下进行。
堆排序的算法描述如下: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