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面试题(3),android面试题
1、 请描述下Activity的生命周期。
activity的生命周期方法有: onCreate()、onStart()、onReStart()、onResume()、onPause()、onStop()、on Destory(); 可见生命周期:从onStart()直到系统调用onStop() 前台生命周期:从onResume()直到系统调用onPause() |
2、 如何启用Service,如何停用Service。
服务的开发比较简单,如下: 第一步:继承Service类 public class SMSService extends Service {} 第二步:在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中的<application>节点里对服务进 行配置:<service android:name=".SMSService" /> 服务不能自己运行,需要通过调用Context.startService()或 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这两个方法都可以启动Service,但是 它们的使用场合有所不同。使用startService()方法启用服务,调用者与服务 之间没有关连,即使调用者退出了,服务仍然运行。使用bindService()方法 启用服务,调用者与服务绑定在了一起,调用者一旦退出,服务也就终止, 大有“不求同时生,必须同时死”的特点。 如果打算采用Context.start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在服务未被创建时, 系统会先调用服务的onCreate()方法,接着调用onStart()方法。如果调用 startService()方法前服务已经被创建,多次调用startService()方法并不会 导致多次创建服务,但会导致多次调用onStart()方法。采用startService()方 法启动的服务,只能调用Context.stopService()方法结束服务,服务结束时 会调用onDestroy()方法。 如果打算采用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在服务未被创建时, 系统会先调用服务的onCreate()方法,接着调用onBind()方法。这个时候调 用者和服务绑定在一起,调用者退出了,系统就会先调用服务的onUnbind() 方法,接着调用onDestroy()方法。如果调用bindService()方法前服务已经 被绑定,多次调用bindService()方法并不会导致多次创建服务及绑定(也就 是说onCreate()和onBind()方法并不会被多次调用)。如果调用者希望与正在 绑定的服务解除绑定,可以调用unbindService()方法,调用该方法也会导致 系统调用服务的onUnbind()-->onDestroy()方法。 服务常用生命周期回调方法如下: onCreate() 该方法在服务被创建时调用,该方法只会被调用一次,无论调用 多少次startService()或bindService()方法,服务也只被创建一次。 onDestroy()该方法在服务被终止时调用。 与采用Context.start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有关的生命周期方法 onStart() 只有采用Context.start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时才会回调该方法。 该方法在服务开始运行时被调用。多次调用startService()方法尽管不会多次 创建服务,但onStart() 方法会被多次调用。 与采用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有关的生命周期方法 onBind()只有采用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时才会回调该方法。 该方法在调用者与服务绑定时被调用,当调用者与服务已经绑定,多次调用 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并不会导致该方法被多次调用。 onUnbind()只有采用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时才会回调该方 法。该方法在调用者与服务解除绑定时被调用 |
3、 作用域public,private,protected,以及不写时的区别
区别如下: |
4、 Anonymous Inner Class (匿名内部类) 是否可以extends(继承)其它类,是否可以implements(实现)interface(接口)
匿名的内部类是没有名字的内部类。不能extends(继承) 其它类,但一个内部类可以作为一个接口,由另一个内部类实现 |
5、 String s = new String("xyz");创建了几个String Object
两个,一个字符对象,一个字符对象引用对象 |
6、 请解释下在单线程模型中Message、Handler、MessageQueue、Looper之间的关系。
简单的说,Handler获取当前线程中的looper对象,looper用来从 存放Message的MessageQueue中取出Message,再有Handler进行 Message的分发和处理. 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用来存放通过Handler发布的消息,通常附属 于某一个创建它的线程,可以通过Looper.myQueue()得到当前线程的消息 队列Handler:可以发布或者处理一个消息或者操作一个Runnable,通过 Handler发布消息,消息将只会发送到与它关联的消息队列,然也只能处理 该消息队列中的消息 Looper:是Handler和消息队列之间通讯桥梁,程序组件首先通过Handler 把消息传递给Looper,Looper把消息放入队列。Looper也把消息队列里的 消息广播给所有的 Handler:Handler接受到消息后调用handleMessage进行处理 Message:消息的类型,在Handler类中的handleMessage方法中得到单 个的消息进行处理 在单线程模型下,为了线程通信问题,Android设计了一个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 线程间可以通过该Message Queue并结合Handler和 Looper组件进行信息交换 |
7、 简要解释一下activity、 intent 、intentfilter 、service 、Broadcase、BroadcaseReceiver
一个activity呈现了一个用户可以操作的可视化用户界面;一个service 不包含可见的用户界面,而是在后台运行,可以与一个activity绑定,通过 绑定暴露出来接口并与其进行通信;一个broadcast receiver是一个接收广 播消息并做出回应的component,broadcast receiver没有界面;一个 intent是一个Intent对象,它保存了消息的内容。对于activity和service来 说,它指定了请求的操作名称和待操作数据的URI,Intent对象可以显式的 指定一个目标component。如果这样的话,android会找到这个 component(基于manifest文件中的声明)并激活它。但如果一个目标不是显 式指定的,android必须找到响应intent的最佳component。它是通过将 Intent对象和目标的intent filter相比较来完成这一工作的;一个 component的intent filter告诉android该component能处理的 intent。intent filter也是在manifest文件中声明的。 |
8、 说说mvc模式的原理,它在android中的运用,android的官方建议应用程序的开发采用mvc模式。何谓mvc?
mvc是model,view,controller的缩写,mvc包含三个部分: 模型(model)对象:是应用程序的主体部分,所有的业务逻辑都应该 写在该层。 视图(view)对象:是应用程序中负责生成用户界面的部分。也是在整个 mvc架构中用户唯一可以看到的一层,接收用户的输入,显示处理结果。 控制器(control)对 您可能想查找下面的文章:文章分类最近更新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