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中常见的图片加载框架,
图片加载涉及到图片的缓存、图片的处理、图片的显示等。而随着市面上手机设备的硬件水平飞速发展,对图片的显示要求越来越高,稍微处理不好就会造成内存溢出等问题。很多软件厂家的通用做法就是借用第三方的框架进行图片加载。 开源框架的源码还是挺复杂的,但使用较为简单。大部分框架其实都差不多,配置稍微麻烦点,但是使用时一般只需要一行,显示方法一般会提供多个重载方法,支持不同需要。这样会减少很不必要的麻烦。同时,第三方框架的使用较为方便,这大大的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开发效率。本文主要介绍四种常用的图片加载框架,分别是Fresco、ImageLoader、 Picasso、 Glide,包括他们各自的优缺点、使用步骤等等。
首先看 Fresco, Fresco 是 Facebook 推出的开源图片缓存工具,主要特点包括:两个内存缓存加上 Native 缓存构成了三级缓存,支持流式,可以类似网页上模糊渐进式显示图片,对多帧动画图片支持更好,如 Gif、WebP。它的优点是其他几个框架没有的, 或者说是其他几个框架的短板。
优点:
1. 图片存储在安卓系统的匿名共享内存, 而不是虚拟机的堆内存中, 图片的中间缓冲数据也存放在本地堆内存, 所以, 应用程序有更多的内存使用, 不会因为图片加载而导致oom, 同时也减少垃圾回收器频繁调用回收 Bitmap 导致的界面卡顿, 性能更高。
2. 渐进式加载 JPEG 图片, 支持图片从模糊到清晰加载。
3. 图片可以以任意的中心点显示在 ImageView, 而不仅仅是图片的中心。
4. JPEG 图片改变大小也是在 native 进行的, 不是在虚拟机的堆内存, 同样减少 OOM。
5. 很好的支持 GIF 图片的显示。
缺点:
1. 框架较大, 影响 Apk 体积
2. 使用较繁琐
使用步骤:
1. 引入 Fresco,包括两种方式,在线和离线。
在线引入依赖脚本形式,在dependencies中添加依赖,
compile 'com.facebook.fresco:fresco:0.9.0'
引入离线引入,需要导入的arr包较多,包括:
compile(name: 'drawee-0.9.0', ext: 'aar') compile(name: 'fbcore-0.9.0', ext: 'aar') compile(name: 'imagepipeline-0.9.0', ext: 'aar') compile(name: 'imagepipeline-base-0.9.0', ext: 'aar') compile files('libs/bolts-android-1.1.4.jar')
上面提到的aar其实就是lib module压缩包的形式,包括.class和相关的资源文件,平常使用的jar仅仅包括.class文件。使用aar包时,还需要来到project `build.gradle`里面, 在allprojects方法体加入
allprojects { repositories { jcenter() //add begin flatDir { dirs 'libs' } //add end }
2. 需要在程序入口方法里面进行初始化。在oncreate方法中添加初始化语句。
Fresco.initialize(context);
3. 在布局文件中,需要使用图片展示地方,使用它定义的控件
<com.facebook.drawee.view.SimpleDraweeView android:id="@+id/iv_img" android:layout_width="150dp" android:layout_height="150dp" android:src="@mipmap/ic_launcher" fresco:fadeDuration="300" fresco:roundingBorderColor="#ccc" fresco:roundingBorderWidth="2dp"/>
4.设置静态图片,在代码中具体写如下代码
// 图片加载 Uri uri = Uri.parse(data.url); holder.ivIcon.setImageURI(uri);
5. 设置gif图片,在代码中具体写如下代码
DraweeController gifController = Fresco.newDraweeControllerBuilder().setUri(uri) .setAutoPlayAnimations(true).build(); holder.ivIcon.setController(gifController);
ImageLoader是比较老的框架,是github社区上star最多的一个项目,可以理解为点赞最多滴,应该是最有名的一个国内很多知名软件都用它包括淘宝京东聚划算等等。整个库分为 ImageLoaderEngine,Cache 及 ImageDownloader,ImageDecoder,BitmapDisplayer,BitmapProcessor 五大模块,其中 Cache 分为 MemoryCache 和 DiskCache 两部分。简单的讲就是 ImageLoader 收到加载及显示图片的任务,并将它交给 ImageLoaderEngine,ImageLoaderEngine 分发任务到具体线程池去执行,任务通过 Cache 及 ImageDownloader 获取图片,中间可能经过 BitmapProcessor 和 ImageDecoder 处理,最终转换为Bitmap 交给 BitmapDisplayer 在 ImageAware中显示。特点是稳定, 加载速度适中, 缺点在于不支持GIF图片加载, 使用稍微繁琐, 并且缓存机制没有和 http 的缓存很好的结合, 完全是自己的一套缓存机制。使用比较简单,这个框架的github主页上也有快速使用的步骤,基本上就是在application类里的oncreate方法(整个程序开始时运行一次)中进行一下简单的基本配置,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进行设定,懒得设定的话框架也提供了一个默认的配置,调用一个方法即可。基本上是配置一些类似于:缓存类型啊,缓存上限值啊,加载图片的线程池数量啊等等。此外在页面内显示的时候还要设置一个显示配置这个配置不同于基本配置,一个项目里可以根据需要创建多个配置对象使用,这个配置就比较具体了,可以设置是否使用disk缓存(存到sd卡里一般),加载图片失败时显示的图片,默认图片,图片的色彩样式等。ImageLoader和Volley图片部分还包括其他大部分图片框架,基本上图片处理都差不多,区别仅在于部分优化了,而优化方面UIL即Universal-Image-Loader框架做的最好,配置好以后,就是简单的使用了,创建一个图片加载对象,然后一行代码搞定显示图片功能。参数一般是入你需要显示的图片url和imageview对象。
优点:
1.支持下载进度监听
2.可以在 View 滚动中暂停图片加载,通过 PauseOnScrollListener 接口可以在 View 滚动中暂停图片加载。
3.默认实现多种内存缓存算法 这几个图片缓存都可以配置缓存算法,不过 ImageLoader 默认实现了较多缓存算法,如 Size 最大先删除、使用最少先删除、最近最少使用、先进先删除、时间最长先删除等。
4.支持本地缓存文件名规则定义
使用步骤:
1. 在Application子类中的onCreate方法中初始化ImageLoaderConfiguration
ImageLoaderConfiguration config = new ImageLoaderConfiguration.Builder(context)// .threadPriority(Thread.NORM_PRIORITY - 2)// .denyCacheImageMultipleSizesInMemory()//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