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比起c来除了多了类类型外还多出一种类型:引用。这个东西变量不象变量,指针不象指针,我以前对它不太懂,看程序时碰到引用都稀里糊涂蒙过去。最近把引用好好地揣摩了一番,小有收获,特公之于社区,让初学者们共享。
引用指的是对一个对象的引用。那么什么是对象?在c++中狭义的对象指的是用类,结构,联合等复杂数据类型来声明的变量,如 MyClass myclass,CDialog mydlg,等等。广义的对象还包括用int,char,float等简单类型声明的变量,如int a,char b等等。我在下文提到“对象”一词全指的是广义的对象。c++
的初学者们把这个广义对象的概念建立起来,对看参考书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大多数书上只顾用“对象”这个词,对于这个词还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却只字不提。
一。引用的基本特性
首先让我们声明一个引用并使用它来初步认识引用。
例一:
第2句的意思是:声明了一个引用,名字叫rv,它具有int类型,或者说它是对int类型的引用,而且它被初始化为与int类型的对象v“绑定”在一起。此时rv叫做对象v的引用。
第3句把rv的值赋为3。引用的神奇之处就在这里,改变引用的值的同时也改变了和引用所绑定在一起的对象的值。所以此时v的值也变成了3。
第4句把v的值改为5,此时指向v的引用的值也被改成了5。所以第5句的中k的值是5+2等于7。
上述5句说明了引用及其绑定的对象的关系:在数值上它们是联动的,改变你也就改变了我,改变我也就改变了你。事实上,访问对象和访问对象的引用,就是访问同一块内存区域。
第6,7,8三句说明了引用的另一个特性:从一而终。什么意思?当你在引用的声明语句里把一个引用绑定到某个对象后,这个引用就永远只能和这个对象绑定在一起了,没法改了。所以这也是我用了“绑定”一词的原因。而指针不一样。当在指针的声明语句里把指针初始化为指向某个对象后,这个指针在将来如有需要还可以改指别的对象。因此,在第7句里把rv赋值为h,并不意味着这个引用rv被重新绑定到了h。事实上,第7句只是一条简单的赋值语句,执行完后,rv和v的值都变成了12。第8句执行完后,rv和v的值都是20,而h保持12不变。
引用还有一个特性:声明时必须初始化,既必须指明把引用绑定到什么对象上。大家知道指针在声明时可以先不初始化,引用不行。所以下列语句将无法通过编译:
</div>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到,无论这个对象有多复杂,使用该对象的引用或是使用该对象本身,在语法格式上是一样的,在本质上我们都使用了内存中的同一块区域。
取一个引用的地址和取一个对象的地址的语法是一样的,都是用取地址操作符"&"。例如:
二。引用在函数参数传递中的作用
现在让我们通过函数参数的传递机制来进一步认识引用。在c++中给一个函数传递参数有三种方法:1,传递对象本身。2,传递指向对象的指针。3,传递对象的引用。
例三:
fun1(myclass); //执行完函数调用后,myclass.a=20不变。
fun2(&myclass); //执行完函数调用后,myclass.a=60,改变了。
fun3(myclass); //执行完函数调用后,myclass.a=80,改变了。
//注意fun1和fun3的实参,再次证明了:使用对象和使用对象的引用,在语法格式上是一样的。
void fun1(MyClass mc)
{
mc.a=40;
mc.method();
}
void fu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