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设计师,你有没有想过怎么设计自己的「人生大事」?这两个在纽约的交互设计师,远程设计了自己的800人归国婚礼。历经5个月的紧张筹备,最终化成了一个感动满满的终生回忆。如果你也想给自己设计这样美好的回忆,来看看这篇备婚指南吧。
我是 Leecy,我和 ZZ 是两个在纽约工作的设计师。2017年9月28日,我们回国顺利结了婚。
身为两只设计狗,当然要给自己设计个「梦中的婚礼」啊!可惜,现实很残忍, 从头到尾,我们都身在纽约,只有两周假期,在国内两地走两场婚,共计800宾客到场,而且因为人数限制了伙食供应,只能考虑在酒店内结婚,无缘 Pinterest 上那种浪漫的户外婚礼……
所幸,给力的合作团队 + 全力支持的爸妈们 + 微信多人会议 + 五个月,我们攒出了这个还算符合我俩性格的婚礼。
写这份指南,分享当时自己作为一个设计师的备婚心得、流程和资源。把这个一生一次的经历写成总结,希望能给你一些帮助。
△ 婚礼现场
一、用 Design Thinking 分析一场婚礼
身为设计师,当然要撸个设计流程咯!我们把婚礼设计放进设计流程:发现问题、分析用户、痛点和竞品分析,然后提出解决方案。
1. 这场婚礼的「设计问题」
如何在酒店室内设计一场走心不流俗,让500人都能分享到你们的温暖喜悦的大派对?
2. 在进一步的分析之前,要搞清楚这场婚礼的目的是什么?(Design Goal)
对我们来说,我们想要办一场走心、温暖,为了自己而设计的婚礼。希望父母为我们欣慰,也希望来宾亲朋能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3. 分析你要邀请的观众,观众是谁?他们最关心这场婚礼的什么?(Target Audience)
婚礼是一个混合了亲戚、朋友、同事、领导、邻里等等的跨年龄大群体,他们对你们的了解也会逐层递减。通常如果是200人以上的设计对象,要设计的内容就需要有很强的通用性。
父母:父母们是比我们更期待这场婚礼的人。他们看着我们俩从牙牙学语的孩子长成为有担当的青年人。他们等着这一刻,一等,就是好几十年。他们的期待,就是看见我们得体、成熟地站在舞台上,我们一个微笑,就足以让他们泪奔。
△ 中式答谢宴上的两对爸妈
长辈和亲友:对那些了解、关心我们的长辈们来说,婚礼给他们一种一代人传承,延续家庭的感慨和喜悦。对千里迢迢赶来的朋友们来说,你们的故事就是他们感动的起点。
其他人:同时,也有些人对你几乎一无所知(想象一下小时候摸过你头、抱过你的叔叔阿姨们)。他们关心的内容,可能是婚礼是否有气氛、设计是否有新意、婚宴是否有档次、给父母还礼等等。
换句话说,这里的痛点是,怎么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设计,让所有熟悉与不熟悉我们的人都能分享你们的喜悦?
针对这一点,我们的解决方案是,用采访的形式讲故事开场。请朋友帮忙拍摄,又借着去北欧旅行,剪出了一个2分钟的小电影。给电影设置了问答的情节:什么时候认识的?第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觉得对方有什么优点?
交代的同时,场景穿梭在纽约、斯德哥尔摩、挪威斯塔万格、哥本哈根,像电影一样地交代故事,又有新意又有仪式感。
想象一下跟五百人一起看着超大屏幕,故事中的主角却是自己。忽然之间,每个人都有了一个感动的理由。
站在舞台上那一刻,纵然已经看过一百遍的我们,还是被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熬夜、在飞机上还在剪片的我也瞬间觉得值了。
现场很多爸爸妈妈叔叔阿姨,都在悄悄抹眼泪。
4. 利用竞品分析 (Competitive Analysis)
市面上的婚礼策划团队,各种风格让人应接不暇,流程都大同小异。如何让自己婚礼走心又有新鲜感?
解决方案:提取每个方案中跟自己一拍即合的部分,组成属于自己的情绪版(Mood Board),跟自己的团队进行沟通,设计出最符合自己性格的方案。
我们选的酒店装修本就是奢华风。为了与之相称,不用大兴土木,我们设计了百老汇略带复古的华丽范儿,大概色调就是金 + 金属黑 + 粉。
我们的情绪版:
酒店实景:
婚礼策划团队的设计图:
最终实现:
二、因地制宜,考虑场地及远程合作的局限性(Limits & Constraints)
1. 婚礼场地的选择
室外婚礼:适合春秋和一个数量50-100人的观众群。好处是光线好,出片好看,清新浪漫;缺点是食物供给和场地有局限,不适合太多人,会造成吃不好和听不到。
室内婚礼:适合100人以上的婚礼,易控制,观众参与度有保证。缺点是容易流俗,需要自己加入各种细节。
2. 选择婚礼策划团队
远程沟通,默契很重要。要选择年轻的团队,年长的团队虽然经验多,在当地有权威,但互相沟通很成问题,修改意见不能被及时吸取的话,会相当费时间。尤其是到之后的设计细节,需要大量的沟通,如果太多重复,很容易影响最后完成度。一生一次的大事,尽量不留遗憾。
3. 主持人很关键
主持人直接决定一场婚礼的调性、档次和风格,早点确定合适的主持人。
优秀的主持人大家都喜欢,他们档期很容易被定出去。一定要自己判断,不被别人驱使。现在好的主持人都不大讲大话,不拽播音腔,不堆砌辞藻,不煽情,因为大家听多了审美疲劳,反而亲切轻松更走心。我们婚礼之后很多人都在夸主持人,他们甚至记得住主持人的开场故事。
好的主持人会自带 DJ 老师,无痕切换背景音乐,选的音乐也比较清新不流俗。有条件的话,最好自己选择背景音乐,这也是个性化设计的一部分,让你自己更有感触。
三、高度统一你的视觉识别(Branding Design & Consistency)
△ 自己设计的婚礼 logo
△ Logo 打印测试
△ Logo 被实现在各种地方
△ 现场路牌:A milestone, also a starting point
△ 舞台应用
主色调一定不要超过三种。尤其是气球,一多就乱,一乱就 low。前期控制得越好,后面越出效果。尽量把所有喜欢的 moodboard 放在一起,不断提纯、精简,最后提炼出最适合自己的色板,把所有设计都围绕这个色板展开。
△ 我们的邀请函
△ 我们的电子邀请函
△ 胸牌
后来很多朋友走的时候都在问能不能拿贴纸做纪念。有些人还贴脸上,自己自拍。感觉大家在你的设计上玩得很 high,身为设计师的自己也默默地激动。
四、捕捉每一步,除了记录还是记录 (Documentation)